[发明专利]控制屏幕锁定的方法和移动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43089.9 | 申请日: | 2013-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3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周妍;李相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3/0487;G06F3/04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明星;全成哲 |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终端 无线装置 控制屏幕 屏幕解锁 存储 锁定 检测无线装置 移动终端检测 移动终端控制 标识符 用户界面 解锁 屏幕 检测 | ||
公开一种控制屏幕锁定的方法和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用户界面(UI),UI用于使用除了移动终端之外的无线装置设置屏幕解锁模式,并且所述移动终端存储与屏幕解锁模式相应的通过UI指定的无线装置的标识符(ID)信息。所述移动终端能够检测无线装置。在无线装置的ID信息被存储之后,如果移动终端检测到无线装置并且检测到的无线装置的ID信息与存储的ID信息相同,则所述移动终端控制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单元被开启时不显示解锁请求屏幕。
本申请要求在2012年12月3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序列号为10-2012-0139249的韩国专利申请和在2013年3月13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序列号为10-2013-0026826的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所述专利申请中的每一个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控制屏幕锁定的方法和采用所述方法的移动终端。更具体地讲,本公开涉及一种通过使用移动终端和另一无线装置来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的方法以及采用所述方法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用户界面(UI)是用于提供暂时或连续访问的技术,以实现用户与对象、系统、设备或程序之间的通信。
考虑到终端激活、用户验证和安全性的非期望的问题,如果满足了预定屏幕锁定条件,则终端提供屏幕锁定。在屏幕锁定被提供时,UI的操作会受到部分限制。在屏幕锁定被提供时,如果接收到呼叫,发生告警,或者经由部分允许的UI按下按钮或接收到触摸,则终端显示解锁请求屏幕。在解锁请求屏幕被显示在终端上之后,为了显示主屏幕或为了执行并显示应用,经由部分允许的UI从用户接收预定触摸手势、预定键或密码。
例如,具有触摸屏的终端可显示滑动解锁屏幕作为解锁请求屏幕,以防止由于无意识的触摸而使屏幕激活。当用于在预定方向上沿限定路径移动滑动条图像上的图像的触摸手势的移动被输入到滑动解锁屏幕上时,锁屏消失。
然而,每当终端提供屏幕锁定时,相同的解锁请求屏幕以及输入到所述解锁请求屏幕的用户输入被呈现以对屏幕锁定进行解锁。因此,需要控制终端的屏幕锁定的对用户更便利的方法。
以上信息仅被呈现为背景信息以帮助理解本公开。关于以上内容中的任何内容是否可用作针对本公开的现有技术,没做确定,并且没做断定。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多个方面在于至少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和/或缺点并至少提供下面描述的优点。因此,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控制屏幕锁定的方法及采用所述方法的移动终端。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通过确定使用移动终端的用户的意图来有效地控制屏幕锁定的方法及采用所述方法的移动终端。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通过根据使用移动终端的环境显示不同的解锁请求屏幕来准确地控制屏幕锁定的方法及采用所述方法的移动终端。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锁定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用于使用除了移动终端之外的无线装置设置屏幕解锁模式的用户界面(UI);存储与屏幕解锁模式相应的通过UI指定的无线装置的标识符(ID)信息;以及在无线装置的ID信息被存储之后,如果移动终端检测到无线装置并且检测到的无线装置的ID信息与存储的ID信息相同,则控制在移动终端的显示单元被开启时不显示解锁请求屏幕。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显示单元被开启之后,如果连续检测到具有与存储的ID信息相同的ID信息的无线装置,则控制在不显示解锁请求屏幕的情况下保持显示单元开启,直到从用户接收到屏幕关闭输入为止。
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在显示单元被开启时在预定时间段内未从无线装置接收到ID信息,则控制关闭显示单元。
无线装置包括蓝牙低能耗(BLE)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30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