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控锯床的新型次供电回路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642396.5 | 申请日: | 2013-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9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 发明(设计)人: | 祝慧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赛特尔集团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B23D59/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张一鸣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锯床 新型 供电 回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锯床供电回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控锯床的新型次供电回路。
背景技术
锯床是人们截断或切断各类工件时常用的切割装置,现有的锯床大体分为手持式锯床与台式锯床。手持式锯床所使用的砂轮片直径较小,通常直径是100毫米到200毫米,由使用者手持操作,随意性较大,一旦操作不慎很容易造成砂轮片破裂,造成人身伤害。并且由于切割工件时,工件对手持式切割机的反作用力较大,给操作带来不便,此外,不同使用者的操作习惯、熟练程度不同,也导致作业的稳定性存在差异,切割质量不稳定。台式锯床体积相对较大,适合切割大型工件,且切割小型工件时难以实现精准地切割,并且现在的锯床都只能进行前后的移动,如果加工工件直径较大,那么这种切割方式的加工时间比较长,而且切割面不平整、精确,所以操控性能和安全性能都不是很好,在实际切割中无法准确切割精密的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控锯床的新型次供电回路,能够有效的提高锯床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能,切割比较精密的部件,降低加工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数控锯床的新型次供电回路,包括:变压器、QF4断路器、QF5断路器、整流桥块、辅助电路A、辅助电路B和辅助电路C,所述整流桥块的输入点和QF5断路器串联后再并联到变压器的24V输出点,变压器的24V输出点连接到辅助电路A,整流桥块的输出点连接到辅助电路B,变压器的220V的输出点连接到辅助电路C。
优选的是,所述辅助电路A包括QF6断路器、照明灯电路、水泵开启电路和油泵开启电路,所述QF6断路器和照明灯电路串联后再和水泵开启电路并联,最后再与油泵开启电路并联。
优选的是,所述辅助电路B包括相互并联连接的油马达控制电磁阀开启电路、锯架快速下降电磁阀开启电路、锯架缓冲下降电磁阀开启电路、锯架上升电磁阀开启电路、前钳夹紧电磁阀开启电路、前钳松开电磁阀开启电路、送料电磁阀开启电路、退料电磁阀开启电路、后钳夹紧电磁阀开启电路、后钳松开电磁阀开启电路、送料缓冲电磁阀开启电路、一级总缓冲速度调节电磁阀开启电路、二级总缓冲速度调节电磁阀开启电路、警示灯红灯开启电路、警示灯绿灯开启电路、警示灯黄灯开启电路。
优选的是,所述辅助电路C包括温控仪和转速表,所述QF4断路器和温控仪串联后再与转速表并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提高锯床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数控锯床的新型次供电回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变压器;2、QF4断路器;3、QF5断路器;4、QF6断路器;5、辅助电路A;6、辅助电路B;7、整流桥块;8、辅助电路C;10、照明灯电路;11、水泵开启电路;12、油泵开启电路;13、油马达控制电磁阀开启电路;14、锯架快速下降电磁阀开启电路;15、锯架缓冲下降电磁阀开启电路;16、锯架上升电磁阀开启电路;17、前钳夹紧电磁阀开启电路;18、前钳松开电磁阀开启电路;19、送料电磁阀开启电路;20、退料电磁阀开启电路;21、后钳夹紧电磁阀开启电路;22、后钳松开电磁阀开启电路;23、送料缓冲电磁阀开启电路;24、一级总缓冲速度调节电磁阀开启电路;25、二级总缓冲速度调节电磁阀开启电路;26、警示灯红灯开启电路;27、警示灯绿灯开启电路;28、警示灯黄灯开启电路;29、温控仪;30、转速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赛特尔集团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赛特尔集团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23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