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查井周边路面破损下陷的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41945.7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5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炬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23/10 | 分类号: | E01C23/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104 | 代理人: | 李桂英 |
地址: | 301738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查井 周边 路面 破损 下陷 防治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路面下陷的防治,特别是涉及检查井周边路面破损下陷的防治方法。
(二)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家庭汽车占有率的提高,人们对城市道路设施也给予了高度关注,使得一些城市道路设施通病问题随即凸显出来,检查井周边路面破损下陷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这个问题在我国具有普发性,其主要表现为井圈周围30~50cm范围内沥青混凝土表面层出现下陷变形,随即产生开裂破损,严重的会出现井圈松动,危及到行车安全。该问题不仅增加了道路维护工作量和维护费用,而且还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路面的下陷大致分为以下两个原因。
1.1设计方面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道路均采用石灰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及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基层结构,沥青混凝土作为道路面层结构,属于半刚性板体承载结构设计。道路内检查井采用钢筋混凝土为基础,混凝土砌块或砖砌体为井身,钢筋混凝土预制或砌块(砖)砌筑井颈,球墨铸铁井圈(盖)用30~50cm宽、25cm厚的C30混凝土包裹,预留4cm厚度施做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属于刚性结构设计。道路与检查井这2种结构形式之间采用厚度为4cm左右的沥青混凝土搭接,一旦刚柔结构沉降不均,在动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搭接处极易被剪切破坏,从而造成此处表面层开裂。如果不及时修补,雨水进入道路基层,损坏面就会逐步扩大。
1.2施工方面
道路施工中会遇到各种专业的检查井,本文仅以排水管道检查井施工为例。理论上讲检查井与道路这两种结构出现不均匀沉降是正常的,不超出设计计算值就为合理。然而因施工质量问题造成沉降量过大,超出设计计算值,增加了损坏概率,就属于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了。检查井施工步骤通常分为:开槽清底→钢筋混凝土底板现浇(预制)→井身砌筑→勾缝抹面→回填→稳井颈→C30混凝土稳固井圈。道路基层施工是在检查井回填后进行的,而面层施工是配合检查井的稳井颈、C30混凝土稳固井圈工序进行。从这些工序看,钢筋混凝土底板浇筑(预制)、回填、C30混凝土稳固井圈及道路面层施工,是造成此质量问题的关键工序。下面,根据津07SSZ1《城市道路质量通病防治系列图集》(下面简称《图集》)中相关规定,分析一下检查井施工和道路施工中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对该部位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1)混凝土底板的施工
检查井钢筋混凝土底板分为现浇和预制两种形式,具体施工时由设计确定。施工图说明中对此往往要求按《图集》施做。施工单位一般采用现浇的方法,因为预制底板成本高,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几乎没有构件厂生产预制钢筋混凝土底板。一般施工中常遇到的检查井是乙型和丙型井,这2种井型的1块底板混凝土体积分别为0.6m3和1.4m3,平均约1m3,而商品混凝土单车最小供应量为5m3,这就意味着平均施工6空承插口管道(砂石基础),才能施做钢筋混凝土底板,因此造成井底亮槽时间过长,被扰动的概率加大;同时由于工期紧,急于砌筑和回填,势必会减少底板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从而造成混凝土底板的早期破坏。这2种原因都可能加大检查井的沉降量。
2)回填
根据《图集》对检查井施工方面的规定,道路下检查井的基槽回填应采用2:8石灰土、粗砂、砂砾或石屑等材料回填至道路结构层以下。根据《图集》对道路施工方面的规定,对于管顶距路面结构高度大于80cm的管槽,可在管顶以上40cm范围内回填碎石,其上回填10﹪石灰土至路面结构层底,检查井井口周围必须按道路各层压实度要求进行回填。由于城市道路交通压力大,凡是新建、扩建道路均要求当年修路当年通车。根据此情况,设计通常要求槽底至管顶以上40cm范围回填石屑,石屑回填范围也包括检查井的沟槽,这样一来,检查井基槽的回填材料基本是石屑,其密实度很容易达到设计要求,其上至道路结构层底,按图集要求均采用石灰土回填,压实要求按道路标准,此处采用人工分层夯实,也能达到设计压实度要求。由此可见,因为回填原因造成检查井周围路面沉降过大的可能性应该很小。现实情况则不然,因为回填原因造成检查井周边路面大范围破损下陷的情况却比较常见,这种情况实际上是由于不规范施工造成的,应该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管。
3)C30混凝土稳固球墨铸铁井圈(盖)及表面层铺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炬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炬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19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诊断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胶囊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