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式触控除尘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641683.4 | 申请日: | 2013-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5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 发明(设计)人: | 孙超;台进军;刘晓波;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润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 地址: | 23200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式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机械式触控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在生产运输过程中会在巷道中产生大量粉尘,这些粉尘对井下工作人员危害甚大,容易引起尘肺病及煤尘爆炸,因此对井下粉尘的处理刻不容缓。目前主要处理粉尘的方法有喷雾、泡沫等方法,其中喷雾降尘的方法最简单,效果也最好。其主要结构是由传感器、主控箱、电磁阀、喷头等组成,当运输巷或皮带机等有物体触碰到传感器时,传感器便会产生一个信号通过电缆传递给主控箱,主控箱在接收到信号后,根据预设的方式控制电磁阀开启,从而控制喷雾,若皮带机等上无物体触碰传感器时,主控箱便关闭电磁阀,停止喷雾。这种除尘装置由于是自动控制的,需要接电,所以这就对设备的井下防爆有较高的要求,同时由于井下巷道狭窄,湿度大等恶劣条件致使设备在井下的自动控制经常出现问题,电路板时常需要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式触控除尘装置,该除尘装置实现了不接电式除尘,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设置在皮带机上方的触控阀以及跨设在皮带机两侧的第一、第二支架,所述的第一、第二支架之间设有喷雾杆,所述的喷雾杆上至少设有三个喷嘴,所述的触控阀的进口与进水管路相连,所述的触控阀的出口通过出水管路与喷雾杆连通,所述的触控阀还包括控制触控阀通断的扳机杆,所述的扳机杆上焊接有吊挂件,所述的吊挂件悬设在皮带机上方。
本发明出水管路设有二条分支管路与喷雾杆连通。
本发明喷雾杆上均匀布置有五个喷嘴。
本发明第一、第二支架为可升降支架。
本发明喷嘴内设有三个喷孔。
本发明喷嘴内设有滤网。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皮带机上的物料与扳机杆上的吊挂件之间的触碰来模拟扣动扳机的形式来控制触控阀的通断,以此来控制喷嘴的降水除尘,结构简单,无需插电工作,安全可靠,同时还能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机械式触控除尘装置,包括设置在皮带机上方的触控阀1以及跨设在皮带机两侧的第一、第二支架2、3,第一、第二支架2、3之间设有喷雾杆4,喷雾杆4上至少设有三个喷嘴5,触控阀1的进口与进水管路6相连,触控阀6的出口通过出水管路7与喷雾杆4连通,触控阀1还包括控制触控阀1通断的扳机杆11,扳机杆11上焊接有吊挂件12,吊挂件12悬设在皮带机上方。
进一步的,出水管路7设有二条分支管路与喷雾杆4连通,设置二条分支管路一是为了使触控阀可以更牢固的固定,二是为了进入喷雾杆的水流均匀、快速的流向喷嘴。
进一步的,喷雾杆4上均匀布置有五个喷嘴5。喷嘴个数的选用可以根据井下皮带机的宽度来进行合理分布。
进一步的,第一、第二支架2、3为可升降支架。将第一、第二支架2、3设置成高度可调的支架,可以根据皮带机上物料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高度。
进一步的,喷嘴5内设有三个喷孔,喷嘴5内设有滤网。设置滤网是为了避免喷孔堵塞,清洗起来简单方便,同时三个喷孔的设计也使得喷洒时的雾化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扳机型触控阀来控制水路的通断和水流的大小,当皮带机有物料通过时,物料打到吊挂件,模拟扣动扳机的形式来控制触控阀的通断,当物料较少时扣动扳机杆的力度轻,触控阀的出水量就小,物料较多时扣动扳机杆的力度大,因而水量也增大,正好符合皮带机运送物料的理念,大大节约了水资源,使水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同时又达到了降低粉尘的作用。本发明可以沿着皮带机的长度方向根据需要布置多组。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润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淮南润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16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面保护用压敏胶带
- 下一篇:一种新型防水涂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