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芯线缆智能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641374.7 | 申请日: | 2013-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8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 发明(设计)人: | 范朝元;唐万明;陈华林;袁洁;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美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40003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智能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智能多芯线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C机(1)、主机(2)、线缆转接盒(3)、以太网线缆(4)、连接线缆(5)和连接线缆(6),将被测试线缆的A、B两端连接到线缆转接盒上。
2.一种智能多芯线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PC机(1)上运行测试应用软件,将Excel格式的线缆连接关系表导入到测试系统数据库中,生成N行N列的矩阵(N代表所测试线缆的总芯数),矩阵中对角线表格数据表示芯线数据是否断路,为“0”表示该芯线A、B两端断开,为“1”表示该芯线A、B两端导通,矩阵中对角线表格两侧数据表示线缆芯线之间是否短路,为“1”表示该线缆芯线之间有短路连接,为“0”表示该线缆芯线之间无短路连接;在界面上选择“开始测试”项,PC机(1)通过以太网线缆(4)将测试命令送到主机(2),主机(2)内部的ARM9模块(2022)控制FPGA(2023)发送测试数据, FPGA(2023)的I/O输出信号通过线缆输出插座(204)按照从1到N的顺序和被测试线缆的A端相连,FPGA的I/O输入信号通过线缆输入插座(203)按照从1到N的顺序和被测试线缆的B端相连;FPGA(2023)的I/O口依次从被测试线缆的第“1芯”开始到第“N芯”结束,将其中某芯发送 “1” 高电平,其余发送 “0” 低电平,FPGA(2023)从线缆的B端收回测试数据,通过总线送到ARM9模块(2022),ARM9模块(2022)通过以太网线缆(4)送到PC机(1),PC机(1)将收到的“0”、“1”测试数据组合成1个N行N列的矩阵,和通过Excel表生成的N行N列矩阵进行比较即可判断线缆的断路芯数和短路芯数;对未知线序关系的线缆,在界面上选择“未知线缆检测”,将检测的结果组合成N行N列的结果矩阵,通过矩阵反过来生成Excel线缆关系表,将表存入数据库中,实现下次该类型线缆的自动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美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金美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13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