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棉电子烟、无棉电子烟雾化装置的隔热、散热构件及隔热、散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40976.0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93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光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光榕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71 | 代理人: | 满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烟雾 化装 隔热 散热 构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棉电子烟、无棉电子烟雾化装置的隔热、散热构件及隔热、散热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烟配件越来越多采用塑胶材料制成而没有有效保护装置导致使用过程中,由于雾化单元工作时持续高温容易发烫及灼伤其配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隔离雾化单元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避免温度过高烫伤外管及内部零件的无棉电子烟。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降低使用过程中雾化通道的温度,使外管及内部零件不会过烫的无棉电子烟雾化装置的隔热、散热构件。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无棉电子烟的隔热与散热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无棉电子烟雾化装置的隔热、散热构件,其特殊之处在于:雾化单元与外套管之间同轴线设有隔热套。
作为优选:所述隔热套同轴线设置在雾化装置的渗液片和电源连接组件之间的外套管与内置在所述外套管内的储液杯、支承架凸肩和电源连接组件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隔热套将雾化单元与外套管隔开,雾化单元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部分通过隔热套和电源连接组件散发,防止雾化单元工作时温度过高灼伤外套管和内置在所述外套管内的部件,从而降低雾化通道温度,使用过程中不过烫。
作为优选:所述隔热套由金属材料或耐高温非金属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雾化单元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经隔热套的热传导方式散发。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无棉电子烟,包括依次对接的电源组件、电源连接组件、雾化装置和储液组件,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无棉电子烟包括上述的无棉电子烟雾化装置的隔热、散热构件。
本发明的第三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无棉电子烟雾化装置的隔热、散热构件,其特殊之处在于:雾化单元与外套管之间同轴线设有隔热套;储液杯的外周壁沿轴向切削形成气道的切面,所述气道由切面与隔热套之间的通道构成。
本发明的第四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隔热套同轴线设置在雾化装置的渗液片和电源连接组件之间的外套管与内置在所述外套管内的储液杯、支承架凸肩和电源连接组件之间;由储液杯的外周壁沿轴向切削的切面与隔热套之间的通道构成散热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雾化单元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分别沿储液杯外壁切面与隔热套之间的气道散热,和经隔热套通过热传导的方式散发。
本发明的第五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无棉电子烟,包括依次对接的电源组件、电源连接组件、雾化装置和储液组件,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无棉电子烟包括上述的无棉电子烟雾化装置的隔热、散热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
⑴将隔热套设置在外套管与依次内置在外套管内的储液杯、支承架凸肩和固定座之间,使雾化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经隔热套传导,从外套管传导出去;有效地避免了雾化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灼伤外管和内部零件的情况发生。
⑵隔热套将雾化单元与外套管隔开,防止雾化单元工作时温度过高灼伤外管和内部零件。
⑶通过在储液杯的外周壁沿轴向切削形成的切面与隔热套之间的通道散热,可以将大部分热量散发出去。
⑷由于很好地解决了雾化器工作时产生热量的隔热和传导,避免了电子烟和电子烟雾化器的外管和内部零件过热或被灼伤,从而大大地提高电子烟和电子烟雾化器安全、卫生、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无棉电子烟的结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结构装配一角度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结构装配另一角度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无棉一次性电子烟的结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4的结构装配一角度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4的结构装配另一角度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电源组件1、雾化装置2、储液杯21、切面211、渗液片22、过滤片23、支承架24、凸肩241、雾化单元25、固定座26、套管261、隔板262、通孔2621、安装槽263、密封圈264、储液组件3、外套管4、隔热套5、绝缘环6、正极针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图1至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所述无棉电子烟,包括依次对接的电源组件(图中未示)、电源连接组件、雾化装置2和储液组件3。其中:电源组件和储液组件3均为公知技术,此处省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光榕,未经林光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09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坐可站的椅子
- 下一篇:一种配用于烟丝中的烟梗的提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