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草本漱口液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40675.8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5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何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小刚 |
主分类号: | A61K8/97 | 分类号: | A61K8/97;A61K8/98;A61Q11/00;A61P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苏丹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草本 漱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用保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草本漱口液。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漱口液一般来说含氟、含抗生素、含硼砂、氯已定的漱口水都最好不好长期使用。氯已定会引起口感发苦,在牙齿和舌面着色,长期使用能引起味觉改变。硼砂就更危险了,孕妇和儿童是绝对不能使用的。
现有漱口水的专利有申请号为CN201010549095.4,申请日为20101118,名称为“一种防龋抗敏漱口水”的发明专利,其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龋抗敏漱口水,属于口腔护理领域,本发明的漱口水采用质量百分比为0.02-0.06%的六氟硅酸铵,进一步加入质量百分比为0.03-0.05%的氯化十六烷吡啶,并配以保湿剂、表面活性剂、防腐剂等辅料成分,六氟硅酸铵作为功能性物料添加到漱口水中。
上述专利中氯已定会引起口感发苦,在牙齿和舌面着色,长期使用能引起味觉改变。硼砂就更危险了,孕妇和儿童是绝对不能使用的。所以现有的漱口水如果长期使用会对人体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含氟等有害物质过多的的草本漱口液存在的上述问题,现在特别提出一种即使长期使用也基本对人体无害的草本漱口液。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草本漱口液,其特征在于:包括绿茶、明矾、冰片、金银花、野菊花、元胡、五倍子和水,其质量份数比为绿茶20-30份,明矾5-10份,冰片2-6份,金银花14-23份,野菊花10-15份,元胡4-9份,五倍子8-15份,水500-2000份。
所述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绿茶22-28份,明矾6-8份,冰片3-5份,金银花17-20份,野菊花11-14份,元胡5-8份,五倍子10-13份,水800-1000份。
所述各组分的质量份数为绿茶25份,明矾7份,冰片4份,金银花18份,野菊花12份,元胡6份,五倍子11份,水950份。
所述草本漱口液还包括露蜂房、升麻和薄荷叶,所述各成份的质量份为露蜂房5-9份、升麻1-3份和薄荷叶5-10份。
所述露蜂房为8份、升麻2份和薄荷叶8份。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草本漱口液为纯天然植物元素,不含抗生素、氯以及硼砂等孕妇和儿童是绝对不能使用的成份,并且本发明的草本漱口液富含中药成份,不仅长期使用对人体无其他副作用,还能起到防龋齿的效果。消除口臭、清除口中秽物、杀菌、清除牙菌斑、预防或抑制各种口腔疾病、预防蛀牙、改善牙周病、口腔清洁。
2、本发明中的绿茶含有的茶多酚对口腔中的致病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儿茶素具有抗菌、除臭的作用,可抑制口腔的细菌繁殖,去除口腔的异臭,茶叶中所含的叶绿素、类黄酮、维他命C可以预防口臭,清洁口腔环境,儿茶素可减少牙菌斑,抑制龋菌、牙周炎的发生。
3、本发明中明矾无色立方晶体,外表常呈八面体,或与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形成聚形,有时以面附于容器壁上而形似六方板状,属于α型明矾类复盐,有玻璃光泽。密度1.757g/cm3,熔点92.5℃。64.5℃时失去9个分子结晶水,200℃时失去12个分子结晶水,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明矾性味酸涩,寒,有毒。故有抗菌作用、收敛作用等,可用做中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草本漱口液包括绿茶、明矾、冰片、金银花、野菊花、元胡、五倍子和水,其质量份数比为绿茶20-30份,明矾5-10份,冰片2-6份,金银花14-23份,野菊花10-15份,元胡4-9份,五倍子8-15份,水500-2000份。野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的头状花序,外形与菊花相似,野生于山坡草地、田边路旁。以色黄无梗、完整、气香、花未全开者为佳。野菊花含可广泛用于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证。同时又有很好的降压作用,可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现代科学技术证明,野菊花是中草药中的一种叫做广谱抗生素的药物成分,对大部分皮肤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流感病毒等都有比较强的预防和抑制作用。中医这里认为,野菊花性凉,也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明目等药用功效,做成中药可以治疗冠心病、高血压、肺炎、鼻炎、支气管炎、咽喉肿痛、目赤模糊、淋巴腺炎、湿疹、皮肤瘙痒、口疮、丹毒等发热病症。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小刚,未经何小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06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