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生状态溶合剂及任意域点面生态农产品混养混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40454.0 | 申请日: | 2013-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9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模贤;胡再军;张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乾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01K63/04;A01K61/00;A01G31/00;A01N61/00;A01P21/00;A01N43/08;A01N37/36;A01N31/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俊华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共生 状态 溶合 任意 域点面 生态 农产品 混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农业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共生状态溶合剂及任意域点面生态农产品混养混植方法。
背景技术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现有技术中,生态农业的建设投入土质良性改变的成本大,增加了国家的公共财政对农产业投入的负担;目前的生态农业还需要人工合成饲料、化学工业合成肥、粪便垃圾等支持种植,不仅成本高,而且对环境也存在较大的污染;此外,生态农业中的动植物并非真正的共生,种植物之间并难以形成自然的生态循环。另一方面,目前的生态农业还仅停留在农业表面,并不能将生态文化理念与消费有效地结合起来,消费和生态文化相互独立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创建多元动植物能共生的环境状态,建设微生物繁殖环境,养殖不用人工合成饲料、粪便垃圾支持种植、养殖种植良性交流产生微生物、形成自然的生态循环的任意域点面生态农产品混养混植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采用了一种共生状态溶合剂,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
植物类齐墩果酸 1~1.5%
维生素C 0.8~1.2%
维生素D 0.3~0.6%
植物腐溶液 95~98%。
作为一种优选,共生状态溶合剂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
植物类齐墩果酸 1.3%
维生素C 1.1%
维生素D 0.6%
植物腐溶液 97%。
其中,所述植物腐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采用野生杂草植物,并在每百公斤野生杂草植物中加入咖啡酸1.8克;然后将野生杂草植物和与其等量的水混容密封,在隔绝氧气的腐沤状态下反应三十天,三十天后提取,即得到植物腐溶液。
基于上述,任意域点面生态农产品混养混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造养殖池;
(2)植物种源经过消毒灭菌防疫处理,并在养殖池内种植;
(3)向养殖池内投放经过消毒灭菌防疫处理的鱼、鳅或/和鳝动物种源;
(4)对养殖池内进行四季水管理和温度控制,并定期使用上述的共生状态溶合剂,对养殖池内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生命质量进行规范增补。
定时、定点、定量向养殖池内投放引诱饵料蚯蚓,投放标准为每平方米面积50g,投放频率为两天投料一次,投放方式为早晚各25g。
所述步骤(1)的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在选定的区域砌墙体,墙体高800毫米,并预留插孔、孔深240毫米、间隔距离1000毫米;墙体围成的形状为正方型、长方型、三角型、多边型、不等边型中的任意一种;
其次,在地面布放塑料膜,同时,等量留置外用塑料膜;然后,在布放的塑料膜上铺无公害粘土200毫米;
再其次,净水入养殖池内养土,水位高度700毫米;养土时长十二天左右。
最后,在预留的插孔内插入楠竹片、双向插入形成卷拱,并在其上置留置的塑料膜覆盖,完成后投入使用。
所述四季水管理的具体方法:春、夏季采用虹吸法对养殖池内进行净水循环,水标准高度500毫米,间隔两周转换水一次;秋、冬季采用虹吸法对养殖池内进行净水循环,水标准高度550毫米,每月换水一次,换水方式为去原水350毫米,保留200毫米母体水。
所述四季温度控制的具体方法:春、夏两季开放式种养,秋季通过塑料膜封闭时间将养殖池内温度控制在23±2℃,冬季通过塑料膜封闭时间将养殖池内温度控制在13±2℃。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植物种源为平邑雪莲和/或鄂莲五号。
共生状态溶合剂的使用方法:每二百八十八平方米养殖池,全年用量二十四公斤,等分四次,在四农时季轮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乾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乾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04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