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峡库区小流域稻田垄作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640390.4 | 申请日: | 2013-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7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 发明(设计)人: | 谢德体;蒋先军;倪九派;魏朝富;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G16/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 地址: | 40071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三峡 库区 小流域 稻田 垄作 防治 农业 污染 方法 | ||
1. 三峡库区小流域稻田垄作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三峡库区小流域出口的水田并在水田内作垄以构建垄作稻田生态系统,作垄时,使垄相互平行并垂直于水流方向;在每块水田内,垄的一端接该端水田田埂,另一端与对应端的田埂形成垄端过流通道,且相邻两垄的垄端过流通道相反,同时垄的高度高于水田中水面高度,以使水流只能从垄间通过,不能从垄上漫过,从而使每块水田中的垄端过流通道和垄间过流通道共同形成蛇型过流通道,小流域出水通过蛇型过流通道的入水口进入蛇型过流通道,最后通过出水口流出蛇型过流通道,以延长水流通过路径和停留时间;水田的作物种植在垄上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峡库区小流域稻田垄作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垄规格为垄面宽25~30cm,沟宽35~40cm,垄高2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峡库区小流域稻田垄作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垄作水田的面积大于小流域内旱地面积的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峡库区小流域稻田垄作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垄作水田在作物种植时减量施肥,施肥量不高于常规施肥量的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峡库区小流域稻田垄作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田种植的作物为水稻,每垄种植两排,两排错窝植于两侧垄背,用水校平,使全田秧苗栽植于同一水平面上,窝距10~15 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4039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