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用导风筒涂覆布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639787.1 | 申请日: | 2013-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5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 发明(设计)人: | 尹六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惠尔矿用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K13/02;C08K5/12;C08K5/098;C08K3/22;C08K5/13;B32B27/12;B32B27/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62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用导风筒涂覆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用导风筒涂覆布。
背景技术
由于受到摩擦的作用,煤矿井下导风筒涂覆布的表面电荷容易聚集产生静电,如果不及时将静电导出,就会产生火花,引爆瓦斯或煤尘,导致矿井爆炸和火灾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因此要求涂覆布具有阻燃抗静电的性能。
目前市场上的矿用导风筒涂覆布在生产是主要采用高强涤龙沙织物和上下两层PVC塑料膜,在高温和压力下形成的产品,采用这种方法生产的产品,由于抗静电剂是喷洒在涂覆布的外侧,导致抗静电剂在产品的外表层停留时间短,易挥发、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抗静电效果往往达不到规定使用年限。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矿用导风筒涂覆布。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矿用导风筒涂覆布,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组份组成:
PVC树脂P-440型 100份,邻苯二甲酸二辛脂 35-50份,
耐寒增塑剂 10-26份,硬脂酸铅 2-5份,三氧化二锑 20-35份,
燃料黑 6-8份, 双酚A 0.2-0.3份,苯林三酰亚胺 0.1-1份,
抗静电剂TC-90 2-5份;
一种矿用导风筒涂覆布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PVC树脂、邻苯二甲酸二辛脂、耐寒增塑剂、硬脂酸铅、三氧化二锑、燃料黑、双酚、苯林三酰亚胺放入锅内搅拌3-5分钟,再加入抗静电剂TC-90搅拌4-5分钟形成混合物,将该混合物倒入开炼机的漏斗内进行开练,最后放入挤塑机挤塑、压延、贴合、冷却,形成成品导风筒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的涂覆布抗静电性能好,具有防水、防污、阻燃、耐老化、抗撕裂等性能,由于抗静电剂、阻燃剂融合在PVC塑料高分子材料内,不会挥发,无异味,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矿用导风筒涂覆布,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组份组成:
PVC树脂P-440型 100份,邻苯二甲酸二辛脂 35-50份,
耐寒增塑剂 10-26份,硬脂酸铅 2-5份,三氧化二锑 20-35份,
燃料黑 6-8份, 双酚A 0.2-0.3份,苯林三酰亚胺 0.1-1份,
抗静电剂TC-90 2-5份;
一种矿用导风筒涂覆布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PVC树脂、邻苯二甲酸二辛脂、耐寒增塑剂、硬脂酸铅、三氧化二锑、燃料黑、双酚、苯林三酰亚胺放入锅内搅拌3-5分钟,再加入抗静电剂TC-90搅拌4-5分钟形成混合物,将该混合物倒入开炼机的漏斗内进行开练,最后放入挤塑机挤塑、压延、贴合、冷却,形成成品导风筒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惠尔矿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惠尔矿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97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