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肉牛养殖用防治牛腮黄的添加料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9231.2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9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岭;胡彦辉;石岩波;李玉彬;单艳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4;A23K1/00;A61K36/899;A61P3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11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肉牛 养殖 防治 牛腮黄 添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肉牛养殖用防治牛腮黄的添加料。
背景技术:
腮黄现代医学叫腮腺炎是由外伤或疫毒引起腮旁一侧或两侧发生脸肿胀疼痛的一种黄症。多发生于马、牛。病因病理:本病的发生多因气候炎热,使役太过,热毒积于脾胃,内热上乘,蕴结于少阳、阳明之路,以致经脉失和,气血郁结而成黄肿。气候聚变,外感疫疠之气,以及外物损伤,皆可致发本病。主症:病初患畜肌肤发热,精神倦怠,水草减少,局部肿胀,抚之微热,压之稍痛,多发一侧,也有先发一侧,继发他侧,或两侧同时发生,病畜伸头直颈,病情严重时,采食、咀嚼、吞咽皆发生困难,也有少数患畜,局部发热,疼痛,最后化脓成疮。传统技术使用西药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多有复发。因此,肉牛养殖场在对肉牛出现上述症状的时候,也出于降低药物残留的原因,改用中药治疗,治疗方式如,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7年第37卷第4期(总第190期)第56页公开的牛腮黄的诊治:
外敷:白芨拔毒散:白芨30g,白蔹9g,大黄12g,雄黄9g,白矾9g,龙骨9g,赤小豆15g,芙蓉叶30g,木鳖子9g,黄柏15g,共为细末,面醋调贴患者。
内服方1,加减普济消毒饮:双花45g,连翘24g,荆芥30g,薄荷24g,玄参18g,桔梗15g,马勃9g,柴胡12g,升麻6g,牛蒡子24g,板兰根24g,僵蚕9g,黄芩21g,黄连12g共为细末,开水冲,候温灌服。
内服方2.,消黄散。知母18g,贝母15g,黄药子15g,白药子15g,连翘21g,黄芩18g,黄连12g,栀子21g,郁金15g,大黄21g,朴硝60g,生草12g共为细末,引蜜120g,开水冲调,灌服时再加鸡蛋清4个,一次灌服。
在实际操作中,使用消黄散治疗牛腮黄是最常用的手段,消黄散出自《元亨疗马集》,其具有清热解毒、散淤消肿的功能,主治疮黄疗毒。上述消黄散的组方在治疗牛腮黄上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必须灌服使用,灌服过程中,由于牛是大型牲畜,限位牛身,绑定牛头,再使用撑口器撑开牛嘴,才能进行灌服操作,操作麻烦且费力,容易使牛受到伤害。另外,消黄散源自《元亨疗马集》历史悠久,随着时间发展,在组方中因某些药草的采摘时间,采摘地区的变化,导致药性差别,对治疗效果有一定影响。为此,本发明旨在探讨一种清热解毒、疏散风邪、调和脾胃,治疗牛腮黄效果好,不用使用灌服,牛可自行饮食的一种肉牛养殖用防治牛腮黄的添加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清热解毒、疏散风邪、调和脾胃,治疗牛腮黄效果好,不用使用灌服,牛可自行饮食的一种肉牛养殖用防治牛腮黄的添加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肉牛养殖用防治牛腮黄的添加料,其中,包括按照重量份数配置的如下组分:
芦根15-30份,土牛膝15-25份,白蔹15-25份,牡丹皮15-25份,马勃10-20份,菊花10-20份,白花蛇舌草10-20份,地骨皮10-20份,络石藤10-20份,青木香10-20份,昆布10-20份,黄芪10-20份,虎杖10-20份,甘草10-20份,橘皮10-20份,蜂蜜15-20份,发酵料200-500份。
或者,包括按照重量份数配置的如下组分:
芦根15-25份,土牛膝15-20份,白蔹15-20份,牡丹皮15-20份,马勃10-15份,菊花10-15份,白花蛇舌草10-15份,地骨皮10-15份,络石藤10-15份,青木香10-15份,昆布10-15份,黄芪10-15份,虎杖10-15份,甘草10-15份,橘皮10-15份,蜂蜜15-18份,发酵料200-400份。
或者,包括按照重量份数配置的如下组分:
芦根20-30份,土牛膝20-25份,白蔹20-25份,牡丹皮20-25份,马勃15-20份,菊花15-20份,白花蛇舌草15-20份,地骨皮15-20份,络石藤15-20份,青木香15-20份,昆布15-20份,黄芪15-20份,虎杖15-20份,甘草15-20份,橘皮15-20份,蜂蜜18-20份,发酵料300-500份。
或者,包括按照重量份数配置的如下组分:
芦根22-28份,土牛膝18-22份,白蔹18-22份,牡丹皮18-22份,马勃12-18份,菊花12-18份,白花蛇舌草12-18份,地骨皮12-18份,络石藤12-18份,青木香12-18份,昆布12-18份,黄芪12-18份,虎杖12-18份,甘草12-18份,橘皮12-18份,蜂蜜16-19份,发酵料250-35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职业学院,未经黑龙江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92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