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薯除草剂及其除草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638666.5 申请日: 2013-12-04
公开(公告)号: CN103688947A 公开(公告)日: 2014-04-02
发明(设计)人: 云慧;程锋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恒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43/70 分类号: A01N43/70;A01P13/00;A01N37/2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36600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甘薯 除草剂 及其 除草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用除草剂领域,尤其是一种甘薯除草剂及其除草方法。

背景技术

甘薯种植主要集中于夏季,高温多雨条件下杂草发生量大,同时由于甘薯属旋花科蔓生草本,种植方式主要是起垄种植,垄距宽度较宽,导致甘薯苗期长势慢,封行迟,杂草发生量明显多于同期种植的其他旱作物田,因此移栽后缓苗活棵过程中极易受到杂草的竞争性危害。目前虽然杀草丹、果尔、噁草灵、都尔、乙草胺等,在移栽前进行土壤处理,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或移栽后通过拿捕净、精禾草克和精稳杀得等茎叶处理控制禾本科杂草危害,但上述化学除草技术的不足之处表现为:杂草出苗前的土壤处理缺乏针对性,使用上的盲目性极易造成土壤、地下水污染和作物的残留药害;杂草出苗后的茎叶处理必须对阔叶杂草和甘薯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但目前生产上缺乏安全有效防除阔叶杂草的苗后茎叶处理剂品种,苯达松是我国目前唯一在甘薯田取得登记的茎叶处理剂品种,但对甘薯很容易产生药害。导致目前甘薯田的杂草防除还停留在手工除草阶段,占用大量人工劳动力。甘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的作用日益突现,不仅保健功能好,而且是理想的淀粉资源和能源作物,是 21 世纪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原料之一。

综上所述,甘薯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很容易通过化学除草剂加以控制,但甘薯栽插前期的阔叶杂草很难控制,如何提供一种安全可靠、能够广泛使用的甘薯田杂草防除技术,是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能够广泛使用的去除甘薯田杂草的除草剂及其除草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甘薯除草剂,由40%异丙甲草胺乳油和40%莠去津乳油加水配制成水溶液,所述水溶液中,含有40%异丙甲草胺乳油80~150ml、40%莠去津乳油含有80~150ml,水30kg。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水溶液中,含有40%异丙甲草胺乳油100ml、40%莠去津乳油含有100ml,水30kg。

一种甘薯除草剂的除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标准喷雾机械,选用单头扇形喷嘴,配 100 目筛过滤器,喷雾压力0.2-0.4MPA,喷液量为 450L/hm2

(2)配制除草剂;

(3)在甘薯栽插1~7天内进行喷雾,均匀喷布于甘薯周围的表面土壤,空气相对湿度为60%,气温22~26℃。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步骤(3)中甘薯在栽插1~3天内进行喷雾。

异丙甲草胺乳油为酰胺类选择性除草剂。纯品为无色液体,无臭味,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在20℃以上时可部分溶于水。对人畜低毒。异丙甲草胺乳油是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剂。对单子叶杂草,主要被种子上部的幼芽吸收;对双子叶杂草可以被幼芽和根部吸收,抑制蛋白质的分解。土中持效期20-50天。

莠去津乳油,它的杀草谱较广,可防除多种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适用于玉米、高粱、甘蔗、果树、苗圃、林地等旱田作物,防除马唐、稗草、狗尾草、莎草、看麦娘、蓼、藜、十字花科、豆科杂草,尤其对玉米有较好的选择性,对某些多年生杂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除草剂配制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具有土壤封闭作用,可有效控制后续发生杂草的危害,杀草的范围扩大,特别是在栽插后1~3天内进行喷洒,提高了防除甘薯田杂草的效果,对甘薯安全无药害,有利于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甘薯除草剂的除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标准喷雾机械,选用单头扇形喷嘴,配 100 目筛过滤器,喷雾压力0.2MPA,喷液量为 450L/hm2

(2)配制除草剂;用40%异丙甲草胺乳油80ml、40%莠去津乳油含有80ml,水30kg进行混合拌匀。

(3)在甘薯栽插后1天内进行喷雾,均匀喷布于甘薯周围的表面土壤,喷洒时间为下午5点,空气相对湿度为60%,气温23℃。

上述配制的除草剂量可以满足一亩田甘薯地的喷洒用量。

实施例2

(1)选择标准喷雾机械,选用单头扇形喷嘴,配 100 目筛过滤器,喷雾压力0.4MPA,喷液量为450L/hm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恒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恒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86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