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农药组合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638467.4 申请日: 2013-11-29
公开(公告)号: CN104663727A 公开(公告)日: 2015-06-03
发明(设计)人: 崔国臣;顾艳丽;崔昌娜;周悦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三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63/04 分类号: A01N63/04;A01P7/04
代理公司: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代理人: 贾汉生
地址: 116025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微生物 农药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微生物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不同菌种之间通过协同增效作用进行有效复合所生产的一种微生物有机农药,属于农业集约化生产技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农药是确保农业丰收的重要保证,但化学农药污染程度高,环境危害大,破坏生态平衡,在农副产品中含有高毒性、高残留给人类生命造成直接威胁,也形成了全球公害。但为了达到农业高产,必须向农作物喷洒大量的化学杀虫剂。

目前,农药大多是化工原料制成,虽然能杀死庄稼上的害虫,但它的残留物对人体仍有较大的伤害,施用过这种化学农药的产品常因残留农药成份过高被国内外销售市场拒绝,造成不少农产品滞销。部分种植者缺乏应有的科学使用农药知识,滥用农药。为了争取水果、蔬菜早上市,采用早熟技术、使用化学制剂、激素类物质进行催熟,促使果蔬超越其生长阶段的环节。这些具有公害性的农药,还在粮食和自然环境中造成了严重的超标农药残留,它侵害着人们的肌体,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当前,人们己认识到其化学农药的危害性,它改变了土壤,使土壤碱化:污染了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生太不平衡,致使很多小动物和鸟类绝种,其残留的有害物质也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大千世界的物种繁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复合的微生物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农药组合物以在自然界中提取出来的具有适应性强、稳定性好、不易老化等特点的菌种,并合理利用微生物间的协同作用,通过生产发酵技术生产出优质的有机微生物农药组合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微生物农药组合物,采用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嗜酸乳杆菌(Leatobacillus acidophilus)和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制备菌种。

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农药组合物,所述菌种的质量百分比为:金龟子绿僵菌12~28%,多粘类芽孢杆菌20~36%,嗜酸乳杆菌10~25%,苏云金杆菌25~40%。

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农药组合物,优选的,所述菌种的质量百分比为:金龟子绿僵菌18%,多粘类芽孢杆菌32%,嗜酸乳杆菌22%,苏云金杆菌2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微生物农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接种:配制菌种的固体培养基,灭菌后严格进行无菌操作,从斜面转接至平板,温度30℃下培养1~3天;

2)菌种培养:将长好的平板挑取单菌落转接至装有液体培养基的50mL锥形瓶中,无菌操作,30℃、130r/min培养6~32h;

3)菌种发酵:将培养好的菌种接种于盛有液体培养基的500mL锥形瓶中,无菌操作,30℃、130r/min培养6~32h;

4)混合发酵:将各菌种按所述菌种的质量百分比混合,将混合后的菌液接种于盛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pH6.0~8.0,接种量为1~5%,30℃下培养4~7天,使发酵液中菌数达到10~15×108个/mL,即得到所述微生物农药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农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所述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葡萄糖50~80g/L、蔗糖20~80g/L、乳酪蛋白胨0.5~3g/L、KH2PO41~5g/L、尿素1~5g/L、K2HPO45~20g/L、MgSO4·7H2O5~20g/L、NaCl5~20g/L、(NH4)2SO45~20g/L,其余为蒸馏水。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复合微生物农药采用金龟子绿僵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和苏云金杆菌混合发酵制备而成。以上菌种分别经过菌种培养,两级发酵,使发酵液中菌数达到10~15×108个/mL,即得复合微生物农药。本发明提供的产品经长期实地验证,配方合理,功效稳定,能够有效杀死常见农业害虫,尤其对于豆类作物效果显著,并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物病害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微生物农药组合物,所述菌种的质量百分比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三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三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84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