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混合酸酸化及臭氧氧化的污水双重除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8274.9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3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军亮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66;C02F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混合 酸酸 臭氧 氧化 污水 双重 除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混合酸酸化及臭氧氧化的污水双重除臭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缺水和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水资源己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污水与城市供水量几乎相当,具有水量充足,水质稳定等特征,是一种潜在的水资源,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是解决目前水资源口益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
目前,臭氧处理法己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中,由于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杀菌、消毒、除味、去色、降解有机物的特性,其与污水中的有机物反应通常会使有机物分子量变小,芳香性消失,极性增强,可生化性提高,较易被氧化的有机物在臭氧作用下生成氧气和水,可以为后续生物处理工艺充氧,有利于好氧微生物的生长。
尽管臭氧处理法具有很多的优势,但还是存在着臭氧利用率低,氧化能力不足,对于部分稳定性有机污染物难以氧化降解,对一些有机物的降解仅局限于母体化合物结构上的变化,有可能会产生毒性更大或更不易降解的中间氧化产物等缺陷。研究表明将口本青鳄鱼(Japanese medaka(d-rR))鱼卵暴露于用一定剂量的臭氧氧化后的城市污水二级出水中,对青鳄鱼胚胎发育产生了不利影响,畸形率明显升高;将虹蹲鱼胚胎暴露于臭氧氧化后二级出水中,发现了虹蹲鱼发育受阻的现象;采用臭氧处理法对含有腐殖酸、藻类、富里酸等的污水进行处理时,处理出水中三卤甲烷的含量会明显增加,三卤甲烷具有致癌、致畸变、至突变作用,会使人体产生急、慢性中毒;对含溟水的污水进行臭氧处理时,会生成具有致癌作用的溟酸盐等。
我国现行的污水回用水质标准所限定的常规污染指标不能真实反应水中微量有害物质及病原微生物在回用过程中造成的潜在安全风险。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型微量有害污染物逐渐在污水中检出,污水回用的潜在生态风险逐渐为人们所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更加简单、经济、安全、有效的基于混合酸酸化及臭氧氧化的污水双重除臭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混合酸酸化及臭氧氧化的污水双重除臭方法,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先进入pH调节池,然后向pH调节池加入柠檬酸、醋酸、苹果酸、硼酸的混合酸,调节pH值为5.5~6.5,然后添加氢氧化钾调节pH值为6.8~7.2,再将pH调节池的出水从上部进入臭氧反应装置,臭氧气体从下部进入,气、水逆流进行臭氧氧化反应,出水经过石英砂过滤池后得到无臭清澈的生态园林用水;其中,在臭氧处理过程中臭氧气体的用量为0.05~5mgO3/mg DOC(即废水中每毫克溶解性有机碳所投加的臭氧量为0.05~5mg)。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加入混合酸调节pH值为6。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添加氢氧化钾调节pH值为7。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柠檬酸:醋酸:苹果酸:硼酸的体积比为1:0.5~2:0.5~2:0.5~2。
作为再进一步的方案,柠檬酸:醋酸:苹果酸:硼酸的体积比为1:1:1:1。
作为进一步的方案,在臭氧处理过程中臭氧气体的用量为0.1~1mgO3/mg DOC。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方法主要通过四种精心选用的酸来进行初步除臭,效果显著,再经过臭氧处理彻底除臭,然后过滤得到无臭清澈的生态园林用水,制备的生态园林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浓度、色度、浊度显著降低;
2、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生态园林用水的安全性高,生物毒性显著降低;
3、本发明方法工艺操作简单,再生水处理时间缩短,降低了城市污水二级出水的处理的成本,提高了再生水处理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军亮,未经刘军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82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定床催化剂性能在线评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噬菌蛭弧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