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广域测量微型互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37949.8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1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胡生;沈辉;马利民;卢宏亮;张黄军;王琦;江·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永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林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30 | 分类号: | H01F38/30;H01F27/24;G01R15/1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广域 测量 微型 互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镶嵌式且与电表端子座一体化的新型广域测量微型互感器。
背景技术
现有互感器设计为通用件设计,测量范围窄小不适用于广域测量范围,对不同的测量需求则需要大量不同型号的产品与之对应。另外,现有通用型互感器体积大,无法满足客户对紧凑型边缘尺寸的产品要求,现有通用型互感器的成本高昂,材料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广域测量微型互感器,该互感器可通过核心通用件与导流材料的配合来适应广域测量要求,并且体积紧凑,边缘尺寸可根据需求调整、成本低。
本发明有三个目的:(1)拥有外置导流片,导流片与互感器导流比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2)体积较现有通用型互感器体积小,可满足边缘尺寸要求较高及安装空间窄小的产品;(3)材料成本低,价格竞争力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广域测量微型互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互感器通过分流回路电流与线圈匝数的测算实现输入电流测量。
进一步的,所述测算的公式为:I=(x+1)ni,其中x为电流回路分流比,n为互感器线圈匝数,i为输出信号测量电流,I为输入待检电流。
进一步的,所述互感器包括互感器外壳与互感器分流电路组件,所述外壳与组件分别连接在端子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磁心。
优选的,所述磁心直径Φ≤10。
进一步的,所述互感器分流电路导线穿过外壳中心孔固定连接在外置导流片的两侧端头。
本发明提供的新型广域测量微型互感器,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更广阔的测量区域,可进行10A~1000A的计量,现有技术互感器无法媲美。
(2)安装方式多样,可根据需要更改安装方式。
(3)更紧凑的边缘尺寸,对安装空间要求低。
(4)使用更少的超微晶材料,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广域测量微型互感器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广域测量微型互感器外壳侧视结构图。
图3是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广域测量微型互感器外壳与组件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广域测量微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图,本原理是通过分流回路电流与线圈匝数的测算实现输入电流测量。P1、P2为总回路,I1、I2为分流回路电流,S1、S2为输出端,假设x为电流回路分流比,n为互感器线圈匝数,i为输出信号测量电流,I为输入待检电流,次级回路电流分别为I1、I2,则I2=I/(X+1),(1);设次级回路互感器匝数为n,则输出信号电流i=I2/n,(2);将公式(1)代入公式(2),则有:i=I/(X+1)*n,即:输入待检电流I=(x+1)ni。
下面结合附图图2与图3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广域测量微型互感器包括互感器外壳1与互感器分流电路组件,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直径Φ≤10的磁心2,组件外置导流片6两端则焊接在端子座上,互感器分流电路导线5穿过外壳中心孔4固定连接在外置导流片6的两侧端头。外壳1通过安装卡位4内嵌连接在端子座上,可根据实际需求,通过端子座上连接的计量模块内嵌式软件实现导流片6与互感器导流比1:10或1:100之间的调整,测量范围广。
通过以上描述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互感器,由于直径较小的磁心直接导致互感器体积很小,大大降低成本。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永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林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永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林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79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片式电子元器件内电极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纺锤绝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