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由二阶非圆齿—傅里叶齿钵苗移栽夹苗式取苗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37066.7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1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赵雄;陈建能;张国凤;赵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由 二阶非圆齿 傅里叶齿钵苗 移栽 夹苗式取苗 机构 | ||
1. 自由二阶非圆齿—傅里叶齿钵苗移栽夹苗式取苗机构,包括中心轴、行星架、自由二阶中心非圆齿轮、第一中间轴、第一自由二阶中间非圆齿轮、第一一阶傅里叶中间非圆齿轮、第一行星轴、第一一阶傅里叶行星非圆齿轮、第二中间轴、第二自由二阶中间非圆齿轮、第二一阶傅里叶中间非圆齿轮、第二行星轴、第二一阶傅里叶行星非圆齿轮和取苗爪,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轴的一端与动力装置连接,另一端与行星架固定;所述的自由二阶中心非圆齿轮空套在中心轴上,并与机架固定;所述的第一中间轴和第二中间轴对称设置在中心轴两侧,且均与行星架轴承连接;第一自由二阶中间非圆齿轮与第一一阶傅里叶中间非圆齿轮均固定在第一中间轴上,第二自由二阶中间非圆齿轮与第二一阶傅里叶中间非圆齿轮均固定在第二中间轴上;所述的第一行星轴和第二行星轴对称设置在中心轴两侧,且均与行星架轴承连接;第一行星轴和第二行星轴的一端均伸出行星架外与一个取苗爪的壳体固定;第一一阶傅里叶行星非圆齿轮固定在第一行星轴上,第二一阶傅里叶行星非圆齿轮固定在第二行星轴上;所述的自由二阶中心非圆齿轮同时与第一自由二阶中间非圆齿轮及第二自由二阶中间非圆齿轮啮合;第一一阶傅里叶中间非圆齿轮与第一一阶傅里叶行星非圆齿轮啮合,第二一阶傅里叶中间非圆齿轮与第二一阶傅里叶行星非圆齿轮啮合;
所述的行星架转动,取苗爪的头部尖点形成夹苗式取苗轨迹;所述的夹苗式取苗轨迹为封闭且无环扣的平面圆滑曲线,包括依次顺序首尾连接的入钵段、取苗段、运苗段、投苗段和回复段;入钵段的顶端与取苗段的底端连接,底端与回复段的顶端连接;所述入钵段为平行于穴盘上表面的直线段,取苗段的底部为弧形段,顶部为垂直于穴盘上表面的直线段;入钵段、取苗段的顶部直线段的直线度均为1mm/20mm~1mm/10mm,取苗段的顶部直线段长度大于穴盘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二阶非圆齿—傅里叶齿钵苗移栽夹苗式取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苗爪包括壳体、凸轮、拨叉、推苗杆、推苗弹簧、推土块、推苗块、夹苗块和弹簧片;第一行星轴和第二行星轴上分别空套一个凸轮,两个凸轮均与行星架固定;所述的拨叉通过销轴安装在壳体内,一端与凸轮通过凸轮副连接,另一端与推苗杆通过凸轮副连接;所述的推苗杆与壳体内壁滑动连接,尾部通过推苗弹簧与壳体尾部连接;所述的推土块、推苗块及夹苗块均固定在推苗杆头部,且沿推苗杆的头部至尾部方向依次排布,夹苗块开设有U形槽;两片弹簧片间距设置在推土块顶部,一端均固定在壳体的顶部两侧,另一端均伸入夹苗块的U形槽内,且分别设置在推苗块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二阶非圆齿—傅里叶齿钵苗移栽夹苗式取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一阶傅里叶中间非圆齿轮、第二一阶傅里叶中间非圆齿轮、第一一阶傅里叶行星非圆齿轮与第二一阶傅里叶行星非圆齿轮均采用傅立叶函数拟合型值点获得节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二阶非圆齿—傅里叶齿钵苗移栽夹苗式取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自由二阶中间非圆齿轮与第二自由二阶中间非圆齿轮的节曲线参数完全一致;所述的第一一阶傅里叶中间非圆齿轮与第二一阶傅里叶中间非圆齿轮、第一一阶傅里叶行星非圆齿轮与第二一阶傅里叶行星非圆齿轮的节曲线参数完全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70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暖手车把套
- 下一篇:一种UV机吸嘴及UV机吸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