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更新移动终端的闹钟模式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36917.6 | 申请日: | 2013-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3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剑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衣淑凤;宋志强 |
| 地址: | 10003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更新 移动 终端 闹钟 模式 方法 装置 系统 | ||
1.一种更新移动终端的闹钟模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采集在移动终端的每个闹钟周期内,用户对该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和闹钟的运行信息;
将用户对该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作为条件数据,将闹钟的运行信息作为结果数据;
采用预设的决策树建立算法对条件数据和结果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决策树;
在移动终端的前一个闹钟周期的闹铃关闭后、下一闹钟周期的闹铃响起前,将最近预设数目的用户睡眠周期内采集的条件数据输入决策树,得到对应的决策结果,即闹钟运行信息,根据该闹钟运行信息更新该移动终端的闹钟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若在移动终端的前一个闹钟周期的闹铃关闭后、下一闹钟周期的闹铃响起前,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则不对移动终端的闹钟模式进行更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对该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包括:
用户的开、关机时刻,以及用户浏览屏幕的开始时刻及持续时长;
或者包括:用户使用该移动终端的日期,用户的开、关机时刻,以及用户浏览屏幕的开始时刻及持续时长;
或者包括:用户的开、关机时刻,用户浏览屏幕的开始时刻及持续时长,以及用户的充电信息;
或者包括:用户使用该移动终端的日期,用户的开、关机时刻,用户浏览屏幕的开始时刻及持续时长,以及用户的充电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闹钟的运行信息包括:在闹铃开始响起与用户关闭闹铃之间的响铃轮数、或/和在闹铃开始响起与用户关闭闹铃之间相邻两次响铃之间的时间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在移动终端的每个闹钟周期内,用户对该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和闹钟的运行信息进一步包括:
同时采集用户对该移动终端的闹钟的操作信息,或/和用户预设的闹钟模式;
所述将用户对该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作为条件数据进一步包括:
同时将用户对该移动终端的闹钟的操作信息,或/和用户预设的闹钟模式作为条件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预设的决策树建立算法对条件数据和结果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决策树之后进一步包括:
根据最新采集的条件和结果数据周期性地更新决策树;
或者,周期性地向用户发起询问,询问内容包括:昨日的条件数据以及对应的决策结果,若用户反馈满意,则增加该决策树分支的权值,反之则为该条件数据在决策树中再配置一个新的决策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用户对该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作为条件数据,将闹钟的运行信息作为结果数据,采用预设的决策树建立算法对条件数据和结果数据进行计算为:
移动终端将用户对本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作为条件数据,将闹钟的运行信息作为结果数据,采用预设的决策树建立算法对条件数据和结果数据进行计算;
或者为:服务器将移动终端上报的用户对该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作为条件数据,将移动终端上报的闹钟的运行信息作为结果数据,采用预设的决策树建立算法对条件数据和结果数据进行计算;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服务器将建立的决策树发送给移动终端。
8.一种更新移动终端的闹钟模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在移动终端的每个闹钟周期内,用户对该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和闹钟的运行信息;
决策树建立模块:将用户对该移动终端的操作信息作为条件数据,将闹钟的运行信息作为结果数据,采用预设的决策树建立算法对条件数据和结果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决策树;
闹钟模式更新模块:在移动终端的前一个闹钟周期的闹铃关闭后、下一闹钟周期的闹铃响起前,将最近预设数目的用户睡眠周期内采集的条件数据输入决策树,得到对应的决策结果,即闹钟运行信息,根据该闹钟运行信息更新该移动终端的闹钟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闹钟模式更新模块进一步用于,若在移动终端的前一个闹钟周期的闹铃关闭后、下一闹钟周期的闹铃响起前,移动终端处于关机状态,则不对移动终端的闹钟模式进行更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691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