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站锅炉省煤器泄漏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6700.5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5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龙友权;耿彩华;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6 | 分类号: | F16L55/16;F16L55/11;F22D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刘世平 |
地址: | 61706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站 锅炉 省煤器 泄漏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站锅炉检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站锅炉省煤器泄漏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燃煤电厂煤粉锅炉烟气中大量飞灰,必然造成省煤器泄漏停机故障,为了确保设备缺陷消除后能尽快上网发电,电厂常规采用对省煤器泄漏管束在联箱位置堵管的方式。具体如图1所示,切去省煤器管的泄漏部分,切口为竖直的平面,从切口处插入堵头,将堵头与剩余的省煤器管焊接。由于省煤器管束密列,且焊接点与联箱位置很近(如图1),堵管焊接区域有部分不在可视区域(即堵头下部)内,存焊接视角死区,焊接质量得不到保障,可能存在锅炉重新启动后,因焊口返修再次停机停炉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省煤器管封堵质量可靠的电站锅炉省煤器泄漏处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站锅炉省煤器泄漏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检查各省煤器管,确定泄漏的省煤器管,省煤器管包括依次设置的水平段、弧形段和联箱连接段,联箱连接段与联箱连接;
b、将泄漏的省煤器管的水平段切割为两段,切口至联箱段保留,未保留的部分为泄漏的部分,切口至弧形段距离为200-500mm,切口倾斜设置且面向上方;
c、将堵头从切口处插入省煤器管,堵头上部露出省煤器管,堵头下部位于省煤器管内;
d、将堵头与省煤器管焊接。
进一步的是:切口形状为平面形,切口与水平段的夹角为30-45度。
进一步的是:堵头形状为圆台形。
进一步的是:堵头锥度为1: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堵头的焊接区域均从省煤器管上方可以看见,利于保证堵头与省煤器管焊接质量,避免焊缝处发生泄漏,保证堵漏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电站锅炉省煤器泄漏处理方法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站锅炉省煤器泄漏处理方法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省煤器管1、焊接不可视区域2、联箱3、联箱连接段4、弧形段5、水平段6、堵头7、切口8、焊接可视区域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电站锅炉省煤器泄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检查各省煤器管1,确定泄漏的省煤器管1,省煤器管1包括依次设置的水平段6、弧形段5和联箱连接段4,联箱连接段4与联箱3连接;
b、将泄漏的省煤器管1的水平段6切割为两段,未保留的部分为泄漏的部分,切口8至联箱3段保留,切口8至弧形段5距离为200-500mm,切口8倾斜设置且面向上方;
c、将堵头7从切口8处插入省煤器管1,堵头7上部露出省煤器管1,堵头7下部位于省煤器管1内;
d、将堵头7与省煤器管1焊接。
堵头7的焊接区域均从省煤器管上方可以看见(即焊缝都位于焊接可视区域9内,均没有位于焊接不可视区域2),利于保证堵头7与省煤器管1的焊接质量,避免焊缝处发生泄漏,保证堵漏质量。
检查各省煤器管1是否泄漏的方法可以如下:锅炉停运后,在锅炉压力未到零前,检查确认各省煤器管1是否漏气。
切口8最好符合下列要求:切口8形状为平面形,切口8与水平段6的夹角为30-45度。平面形的切口8切割方便;切口8与水平段6的夹角过小,切口长度较长切割不便;切口8与水平段6的夹角过大,不利于达到“堵头7上部露出省煤器管1,堵头7下部位于省煤器管1内”的效果。
堵头7形状可以为圆柱形,但圆柱形的堵头7插入省煤器管1后没有定位,可能会完全进入省煤器管1,无法焊接。为避免这种情况,堵头7形状为圆台形,堵头7有一定锥度,设计好堵头7大小可以保证堵头7不会完全进入省煤器管1。堵头7锥度推荐为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67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WLAN的音频共享方法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砂轮机收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