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大型野生杜鹃容器移栽驯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6674.6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1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郭柏峰;马丽;成君;滕晓利;邵高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赛石园林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曹绍文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大型 野生 杜鹃 容器 移栽 驯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花卉栽培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大型野生杜鹃的移栽驯化方法。
背景技术
特大型野生杜鹃(映山红)因其巨大的总状伞型花序、鲜艳的色彩、优美的花资、漂亮的株型被称为花中西施,是名贵花卉中的精品。映山红为原生品种,大部分西南高山、亚高山的高海拔区域,缓慢生长在深山云雾中,由于映山红枝条粗,外植株灭菌和诱导难、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等原因,使其仍停留在少量野生苗的移植应用上,致使原生的映山红无法走出大山、走入平原、走进寻常百姓家,只有少数人能有幸在高山上一睹野生杜鹃的风采。尽管我国有着丰富的野生杜鹃资源,但原生种和驯化和人工繁育问题一直难以突破。长期以来野生杜鹃只能作为一种资源存在,并没有形成商品化,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特大型野生杜鹃移栽驯化方法,将野生杜鹃引种至低海拔亚热带气候进行驯化,使其适应气温高、海拔低地区生长的园艺栽培品种,达到真正让资源变成商品的目的。
为此,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特大型野生杜鹃的移栽驯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发掘深山中的野生杜鹃,并测量其土壤的酸碱度,利用两年的时间,将其生活环境、土壤酸碱度变化、土 壤肥力等进行调研,并记录在册;(2)将待种杜鹃周围的黄土与轻型基质相混合,利用已收集的数据,配比与黄土同等肥力的三号轻型基质,并调整其PH值;三号轻型基质为30%松鳞+15%东北泥炭+50%黄土+5%中药渣,并调整其PH值,(3)选择透性较好的木盆,并填上一层待种杜鹃周围的黄土;(4)2月上旬,起挖杜鹃用1号生根粉释溶液喷淋土球,至土球完全湿透;(5)采用已配制好的三号轻型基质配方,且加爱贝斯(18-6-12)缓释肥3-4kg/m3和微量元素肥料0.5kg/m 3,搅拌均匀,并用此基质种植杜鹃;(6)3月下旬,当新梢长到5—6cm时,适当摘去部分新叶,当新梢繁多时,亦可适当疏枝;4—5月,摘去所有的花蕾,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并搭建遮荫棚;(7)11月上旬,做好防寒工作,将杜鹃容器苗移入温室;来年2月上旬,施以缓释肥和微量元素肥料,促进其发芽;3月,适当摘去部分新叶,加强水的管理,并移植于户外,5月,摘去所有花蕾,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并搭建遮荫棚;(8)经过5—6年的精心培育、养护,成活的杜鹃已基本得到驯化;
步骤(5)中植株种植好后,对杜鹃的內膛枝、枯枝等进行修剪,适当修剪部分小枝,以确保植物的成活率;加强水分管理,促进其生根发芽,并注意土壤PH值得变化,加强病虫害及水分的管理;
步骤(4)中在杜鹃即将进入生长期时,以冠幅:土球=2:1的比例起挖杜鹃。
本发明通过十多年的观察研究,发掘深山中具有发展潜力的野生杜鹃花,并将其生活环境等各方面因素进行调研,记录在册。起掘深 山中值得开发的大型丛生杜鹃,并进行容器化栽培驯化,通过合理的肥水管理,病虫害预防等措施,数十年驯化出生长健康、花叶繁密的的特大型野生杜鹃容器苗,实现了特大型野生杜鹃(映山红)的移栽驯化管理。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具体是采取如下方法对特大型野生杜鹃(映山红)进行驯化的:
1、通过数十年的观察研究,发掘深山中具有发展潜力的野生杜鹃,并测量其土壤的酸碱度,利用两年的时间,将其生活环境、土壤酸碱度变化、土壤肥力等进行调研,并记录在册;
2、将待种杜鹃周围的黄土与轻型基质相混合,利用已收集的数据,配比与黄土同等肥力的三号轻型基质,三号轻型基质为30%松鳞+15%东北泥炭+50%黄土+5%中药渣,并调整其PH值,并调整其PH值;
3、选择透性较好的木盆,并填上一层待种杜鹃周围的黄土;
4、2月上旬,杜鹃即将进入生长期时,以冠幅:土球=2:1的比例起挖杜鹃,以提升杜鹃的成活率;
5、用1号生根粉释溶液喷淋土球,至土球完全湿透;
6、采用已配制好的三号轻型基质配方,且加爱贝斯(18-6-12)缓释肥3-4kg/m3和微量元素肥料0.5kg/m3,搅拌均匀,并用此基质种植杜鹃;
7、植株种植好后,对杜鹃的內膛枝、枯枝等进行修剪,适当修剪 部分小枝,以确保植物的成活率;
8、加强水分管理,促进其生根发芽,并注意土壤PH值得变化;
9、3月下旬,当新梢长到5—6cm时,适当摘去部分新叶,当新梢繁多时,亦可适当疏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赛石园林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赛石园林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66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