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遥控定位X射线管道探伤仪及其探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5106.4 | 申请日: | 2013-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4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姜卫东;初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科迈特射线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杨华 |
地址: | 118009 辽宁省丹东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遥控 定位 射线 管道 探伤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智能遥控定位X射线管道探伤仪及其探伤方法,适用于在金属管道内检测管道之间焊缝质量。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使用的X射线管道探伤仪是一种在管道内检测金属管道之间焊缝质量的特殊设备,大多数由一个磁控指令器,一个指令接收器,一台由动力电池组驱动的车体和一台X射线发生器组成,车体与指令接收器由电缆连接,X射线发生器由车体牵引并由电缆连接,除磁控指令器外的仪器均放在金属管道内,使用时必须保证X射线发生器的射线窗口对准焊缝进行拍照检测,即必须在焊缝处定位停车才能完成,因此只能依靠放在金属管道外的磁控指令器来遥控定位。磁控指令器内部有一块永磁铁与驱动电机轴联接,通电后电机以固定转速转动,进而连续产生交变磁场。指令接收器内部有一个线圈,当遇到交变磁场时会感应出正弦波交流信号,信号峰值跟磁场强度成正比,跟距离成反比,即在线圈正上方时信号最强,这个点即为定位点。因为中间隔着的金属管壁对磁场有屏蔽效应,所以磁场作用范围很有限的,只能在定位点±30cm能感应出信号。
控制车体行走及发射X射线的实现方法:当磁控指令器在指令接收器上方快速移动时就会产出一串连续的正弦波信号,这串信号消失后计数一次,在规定时间段内如果再没有信号出现,表示此次控制指令发送结束,根据信号串总数即可判断是哪种指令。比如移动1次控制X射线发生器工作;来回移动2次控制车体前进,来回移动3次控制车体后退。这种方式操作简单,但操作不当极易发生误动作,严重时会对现场操作人员造成辐射伤害。
定位停车控制的实现方法:磁控指令器放置于定位点,当指令接收器随车体移动到定位点附近时,其内部线圈开始输出正弦波信号,经过专用电路放大整理后送到微处理器,对信号的每个周波进行采样,计算出幅值,逐个跟定位点设定值进行比较,接近或等于设定值时则输出停车信号控制车体停止运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遥控定位X射线管道探伤仪及其探伤方法,该智能遥控定位X射线管道探伤仪及其探伤方法通过采用智能放大采样电路和特殊的软件定位算法,使得探伤仪定位精确,并可连续工作,从而提高效率。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创造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遥控定位X射线管道探伤仪,包括在金属管道外的磁控指令器、在金属管道内的指令接收器、车体和X射线发生器,并且指令接收器与X射线发生器分别与车体连接,磁控指令器中的微处理器语音控制板与微型电机带动的永磁铁组件连接;指令接收器的微处理器解码板分别与两个参数一致的线圈A、线圈B,且线圈A和线圈B沿管道轴线排列;车体中设有微处理器Ⅰ,并与电机驱动控制器连接,电机驱动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与动力电池组连接,电机驱动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机减速箱及车轮总成连接,同时微处理器Ⅰ与指令接收器中的微处理器解码板连接;在X射线发生器中设有相互连接的微处理器Ⅱ和X射线控制的发生部件,X射线控制的发生部件与车体中的动力电池组连接,微处理器Ⅱ与车体中的微处理器Ⅰ连接。
所述的磁控指令器中的微处理器语音控制板分别与键盘Ⅰ、扬声器和可充电电池组连接。
所述的车体中设有键盘Ⅱ和信息显示器分别微处理器Ⅰ连接。
一种利用智能遥控定位X射线管道探伤仪进行探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磁控指令器开启启动程序后,放在指令接收器上方;
2)通过键盘Ⅱ选择进入车体的定位点设置程序;
2.1)微处理器Ⅰ预置初始值发送给微处理器解码板,即设定初始工作状态,线圈A和线圈B的感应信号经过各自的放大整理电路后送到微处理器解码板进行处理;
2.2)若有感应信号,开始步骤2.3,若没有感应信号则要等待感应信号出现;
2.3)测量线圈A和线圈B的信号周期,对不同周期的信号分别计算周波个数,若信号消失,开始步骤2.5;
2.4)在进行步骤2.3的同时对线圈A和线圈B开始进行ADC采样运算计算出各自的信号峰值,对比线圈A和线圈B的峰值误差是否≤3﹪,若符合,开始步骤2.6;若不符,将误差用图形或文字在信息显示器上显示出来,根据误差向前或向后微距移动磁控指令器之后重新开始步骤2.3;
2.5)停止测量和计数,根据不同周期的周波个数解析出相应的控制指令再输出给车体的微处理器Ⅰ,执行相应功能动作,再重新返回到步骤2.2;
2.6)定位点设置程序完成,可继续进行步骤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科迈特射线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丹东科迈特射线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51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