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六维力/力矩传感器标定装置及标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5034.3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4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宋爱国;潘栋成;陈丹凤;李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25/00 | 分类号: | G01L2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六维力 力矩 传感器 标定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六维力/力矩传感器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标定工作台(1)、回转工作台(13)、加载装置、标定转接装置和横梁(8);
定义标定工作台(1)的水平上表面为面S,定义面S的中心点为点O,以点O为交点,在面S上定义两条垂直相交的直线l1和l2;
所述回转工作台(13)上设置有水平安装面,所述水平安装面上设置有与六维力/力矩传感器(15)的底部安装孔(1503)相适配的连接孔;所述回转工作台(13)固定在标定工作台(1)的上表面上,所述回转工作台(13)的底部中心点与点O重合;
所述加载装置包括侧滑轮(203)以及形成滑轨滑块机构的立柱(201)和侧滑轮支架(202),所述侧滑轮(203)通过侧滑轮轴(204)安装在侧滑轮支架(202)上;所述立柱(201)竖直安装,所述侧滑轮支架(202)可在竖直方向沿着立柱(201)往复移动,所述立柱(201)和侧滑轮支架(202)的相对位置通过侧滑轮支架固定块(205)固定;
所述加载装置的数目为六个,分别记为A力值加载装置(2)、B力值加载装置(3)、A1力矩加载装置(5)、A2力矩加载装置(7)、B1力矩加载装置(4)和B2力矩加载装置(6);所述六个加载装置均竖直固定在标定工作台(1)的上表面上,其中A力值加载装置(2)和B力值加载装置(3)的侧滑轮(203)在面S上的投影均位于直线l1上、且相对直线l2对称;所述A1力矩加载装置(5)、A2力矩加载装置(7)、B1力矩加载装置(4)和B2力矩加载装置(6)的侧滑轮(203)在面S上的投影位于矩形的四个角上,所述矩形的中心与点O重合,且两组对边分别与直线l1和l2平行,所述A1力矩加载装置(5)和A2力矩加载装置(7)位于矩形的一条对角线的两端,所述B1力矩加载装置(4)和B2力矩加载装置(6)位于矩形的另一条对角线的两端;
所述标定转接装置的数目为两个,分别记为中等量程力矩转接装置(14)和小量程力矩转接装置(18);
所述中等量程力矩转接装置(14)的水平底座上设置有与六维力/力矩传感器(15)的受力端安装孔(1501)相适配的中等量程连接孔(1403);在水平底座的上表面中心设置有凸起柱,在凸起柱上设置有中等量程力值标定槽(1404),所述中等量程力值标定槽(1404)为环形槽、位置水平;在水平底座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中等量程力矩标定槽,分别记为A中等量程力矩标定槽(1401)和B中等量程力矩标定槽(1402),所述两个中等量程力矩标定槽为环形槽、位置对称且均竖直;
所述小量程力矩转接装置(18)的水平底座上设置有与六维力/力矩传感器(15)的受力端安装孔(1501)相适配的小量程连接孔(1803);在水平底座的上表面中心设置有凸起柱,在凸起柱上设置有小量程力矩/力值标定槽(1802)和小量程力矩标定槽(1801),所述小量程力矩标定槽(1801)位于小量程力矩/力值标定槽(1802)的上方,所述小量程力矩/力值标定槽(1802)和小量程力矩标定槽(1801)均为环形槽、位置水平;
所述横梁(8)通过A横梁支撑立柱(16)和B横梁支撑立柱(17)固定在定工作台(1)上方,在横梁(8)上固定有四个上滑轮,分别记为A上滑轮(9)、B上滑轮(10)、C上滑轮(11)和D上滑轮(12),所述四个上滑轮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且该水平直线在面S上的投影与直线l2重合;所述A上滑轮(9)和D上滑轮(12)位于横梁(8)的两个端部、90°转接水平或竖直方向的钢丝绳,C上滑轮(11)位于横梁(8)的中部、90°转接由标定转接装置上表面中心竖直伸出的钢丝绳,B上滑轮(10)位于A上滑轮(9)和C上滑轮(11)之间、90°转接中等量程力矩标定槽竖直伸出的钢丝绳。
2.一种六维力/力矩传感器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准备工作:调整标定工作台(1)上表面的水平,将待标定的六维力/力矩传感器(15)的底部固定在回转工作台上(13)上,使得六维力/力矩传感器(15)和回转工作台(13)的中心重合,将中等量程力矩转接装置(14)或小量程力矩转接装置(18)固定在六维力/力矩传感器(15)的受力端;
A)力值标定
a1)将A钢丝绳(2001)的一端固定在中等量程力值标定槽(1404)或小量程力矩/力值标定槽(1802)内,另一端穿过A力值加载装置(2)或B力值加载装置(3)上的侧滑轮(203)并竖直向下延伸,调节侧滑轮支架(202)直至中等量程力值标定槽(1404)或小量程力矩/力值标定槽(1802)与侧滑轮(203)之间的A钢丝绳(2001)位置水平,使用侧滑轮支架固定块(205)锁紧此时立柱(201)和侧滑轮支架(202)的相对位置;在A钢丝绳(2001)竖直方向的末端加载A砝码(2002),记录加载力值与六维力/力矩传感器(15)的输出电压,完成Fx+方向的力值标定;
a2)逆时针转动回转工作台(13)90°,使六维力/力矩传感器(15)和标定转接装置均逆时针转动90°,采用Fx+方向的力值标定的方法,完成Fy+方向的力值标定;
a3)继续逆时针转动回转工作台(13)90°,使六维力/力矩传感器(15)和标定转接装置均逆时针再转动90°,采用Fx+方向的力值标定的方法,完成Fx-方向的力值标定;
a4)继续逆时针转动回转工作台(13)90°,使六维力/力矩传感器(15)和标定转接装置均逆时针再转动90°,采用Fx+方向的力值标定的方法,完成Fy-方向的力值标定;
a5)将B钢丝绳(2201)的一端固定在标定转接装置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另一端竖直向上伸出、穿过横梁(8)、经C上滑轮(11)90°水平转接、经D上滑轮(12)90°竖直转接后,竖直向下延伸,在B钢丝绳(2201)竖直方向的末端加载B砝码(2202),记录加载力值与六维力/力矩传感器(15)的输出电压,完成Fz+方向的力值标定;
a6)将C钢丝绳(2301)的一端固定在标定转接装置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另一端竖直向下伸出,依次竖直穿过六维力/力矩传感器(15)中心孔、回转工作台(13)中心孔和标定工作台(1)中心孔后竖直向下延伸;在C钢丝绳(2301)竖直方向的末端加载C砝码(2302),记录加载力值与六维力/力矩传感器(15)的输出电压,完成Fz-方向的力值标定;
B)力矩标定
B1)中量程力矩标定
b11)将D钢丝绳(1901)一端固定在A中等量程力矩标定槽(1401)内,另一端穿过B1力矩加载装置(4)上的侧滑轮(203)并竖直向下延伸,调节侧滑轮支架(202)直至A中等量程力矩标定槽(1401)与侧滑轮(203)之间的D钢丝绳(1901)位置水平,使用侧滑轮支架固定块(205)锁紧此时立柱(201)和侧滑轮支架(202)的相对位置;在D钢丝绳(1901)竖直方向的末端加载D砝码(1903);将E钢丝绳(1902)一端固定在B中等量程力矩标定槽(1402)内,另一端穿过B2力矩加载装置(6)上的侧滑轮(203)并竖直向下延伸,调节侧滑轮支架(202)直至B中等量程力矩标定槽(1402)与侧滑轮(203)之间的E钢丝绳(1902)位置水平,使用侧滑轮支架固定块(205)锁紧此时立柱(201)和侧滑轮支架(202)的相对位置;在E钢丝绳(1902)竖直方向的末端加载E砝码(1904);确保同时加载的D砝码(1903)和E砝码(1904)重量相等,记录加载力值与六维力/力矩传感器(15)的输出电压,完成Mz-方向的力矩标定;
b12)将D钢丝绳(1901)一端固定在A中等量程力矩标定槽(1401)内,另一端穿过A1力矩加载装置(5)上的侧滑轮(203)并竖直向下延伸,调节侧滑轮支架(202)直至A中等量程力矩标定槽(1401)与侧滑轮(203)之间的D钢丝绳(1901)位置水平,使用侧滑轮支架固定块(205)锁紧此时立柱(201)和侧滑轮支架(202)的相对位置;在D钢丝绳(1901)竖直方向的末端加载D砝码(1903);将E钢丝绳(1902)一端固定在B中等量程力矩标定槽(1402)内,另一端穿过A2力矩加载装置(7)上的侧滑轮(203)并竖直向下延伸,调节侧滑轮支架(202)直至B中等量程力矩标定槽(1402)与侧滑轮(203)之间的E钢丝绳(1902)位置水平,使用侧滑轮支架固定块(205)锁紧此时立柱(201)和侧滑轮支架(202)的相对位置;在E钢丝绳(1902)竖直方向的末端加载E砝码(1904);确保同时加载的D砝码(1903)和E砝码(1904)重量相等,记录加载力值与六维力/力矩传感器(15)的输出电压,完成Mz+方向的力矩标定;
b13)将F钢丝绳(2101)一端固定在A中等量程力矩标定槽(1401)内,另一端穿过横梁(8)、经B上滑轮(10)90°水平转接、经A上滑轮(9)竖直转接后,竖直向下延伸,在F钢丝绳(2101)竖直方向的末端加载F砝码(2103);将G钢丝绳(2102)一端固定在B中等量程力矩标定槽(1402)内,另一端竖直向下伸出,竖直穿过标定工作台(1)侧孔后竖直向下延伸,在G钢丝绳(2102)竖直方向的末端加载G砝码(2104);确保同时加载的F砝码(2103)和G砝码(2104)重量相等,记录加载力值与六维力/力矩传感器(15)的输出电压,完成Mx+方向的力矩标定;
b14)逆时针转动回转工作台(13)90°,使六维力/力矩传感器(15)和中等量程力矩转接装置(14)均逆时针转动90°,再顺时针调回中等量程力矩转接装置(14)90°,采用Mx+方向的力矩标定的方法,完成My+方向的力矩标定;
b15)继续逆时针转动回转工作台(13)90°,使六维力/力矩传感器(15)和中等量程力矩转接装置(14)均再逆时针转动90°,再顺时针调回中等量程力矩转接装置(14)90°,采用Mx+方向的力矩标定的方法,完成Mx-方向的力矩标定;
b16)继续逆时针转动回转工作台(13)90°,使六维力/力矩传感器(15)和中等量程力矩转接装置(14)均再逆时针转动90°,再顺时针调回中等量程力矩转接装置(14)90°,采用Mx+方向的力矩标定的方法,完成My-方向的力矩标定;
B2)小量程力矩标定
b21)将H钢丝绳(2402)一端固定在小量程力矩标定槽(1801)内,另一端穿过A力值加载装置(2)上的侧滑轮(203)并竖直向下延伸,调节侧滑轮支架(202)直至小量程力矩标定槽(1801)与侧滑轮(203)之间的H钢丝绳(2402)位置水平,使用侧滑轮支架固定块(205)锁紧此时立柱(201)和侧滑轮支架(202)的相对位置,在H钢丝绳(2402)竖直方向的末端加载H砝码(2404);将I钢丝绳(2401)一端固定在小量程力矩/力值标定槽(1802)内,另一端穿过B力值加载装置(3)上的侧滑轮(203)并竖直向下延伸,调节侧滑轮支架(202)直至小量程力矩/力值标定槽(1802)与侧滑轮(203)之间的I钢丝绳(2401)位置水平,使用侧滑轮支架固定块(205)锁紧此时立柱(201)和侧滑轮支架(202)的相对位置,在I钢丝绳(2401)竖直方向的末端加载I砝码(2403);确保同时加载的H砝码(2404)和I砝码(2403)重量相等,记录加载力值与六维力/力矩传感器(15)的输出电压,完成Mx+方向的力矩标定;
b22)逆时针转动回转工作台(13)90°,使六维力/力矩传感器(15)和小量程力矩转接装置(18)均逆时针转动90°,采用Mx+方向的力矩标定的方法,完成My+方向的力矩标定;
b23)继续逆时针转动回转工作台(13)90°,使六维力/力矩传感器(15)和小量程力矩转接装置(18)均逆时针再转动90°,采用Mx+方向的力矩标定的方法,完成Mx-方向的力矩标定;
b24)继续逆时针转动回转工作台(13)90°,使六维力/力矩传感器(15)和小量程力矩转接装置(18)均逆时针再转动90°,采用Mx+方向的力矩标定的方法,完成My-方向的力矩标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503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