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戴式报警助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4682.7 | 申请日: | 2013-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4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杰;肖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麦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A61B5/11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馨;李洪福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报警 助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帮助病人或残疾人走动的器具,特别是一种穿戴式报警助行器。
背景技术
行走是人类日常生活中重复最多的一种动作,步行能力低下的原因可以有很多种。主要包括颅脑损伤、中枢系统损伤和各类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胫骨前肌无力等;最典型的病症表现例如中风、脑外伤、脊髓损伤和疾病、偏瘫、脑瘫等导致的足内翻、足下垂。患者是否具有良好的步行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以及回归融入社会的期望。因此,在各类异常步态的病症中,恢复患者的步行能力是最主要的康复目标。以典型中风为例,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变革带来的心理压力增加及膳食结构的改变,中风发病呈上升趋势。我国中风发病率为120-180/10万,是美国的2倍,死亡率60-120/10万,幸存者中85%留有运动功能障碍,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据卫生部统计,每年全国因本病支出的医疗、康复、护理费用接近400亿元。因此,设计一种穿戴式的可普遍为更多人群服务的助行器,并且结合智能报警功能,成为现今社会状况的迫切要求和趋势。
现有的助行器主要分为三种形式:机械结构式、植入神经式电刺激和外部电刺激式。机械结构式存在的问题是体积大,负荷重,使用不方便,易对患者造成皮肤磨损,外形古怪,易让用户产生自卑感。植入神经式电刺激存在的问题是需手术植入,增加了对病人的创伤,植入体内材料组织相容性风险大,体外导线复杂,肢体残疾病人不宜操作,整体治疗费用很高。外部电刺激式分为穿戴式和非穿戴式,非穿戴式存在的问题是用户不方便使用,一些附加智能步态分析功能,需要医生的辅助设置,用户不能完全独立操作;价格相对昂贵,市场普及率低。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实用电子助行器”(申请号89215145.5,公告日1991年8月14日)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因中枢神经受损而致下肢运动障碍病人的电子助行器,包括一个受控脉冲发生器、一个脚踏开关、一对体内电极和与之相配的体外保护装置。该装置存在体内电极,需手术植入,增加了对病人的创伤。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说明书“电子助行器”(公开号CN86100635A,公开日1987年8月19日)公开了一种对动物及人体肢体机能进行电刺激从而实现助行与治疗功能的仪器,包括一个脉冲发生器、一个输出电压选择器、一对刺激电极、一个步行控制开关和一功能扩展器。该种助行器需要将刺激电极的正负电极片固定在患者膝关节下内、外侧并将一片电极固定于腓骨小头下然后通电,不方便使用。
相关人群在使用助行器帮助恢复训练时,心情都很急迫,想急切恢复正常行走功能的愿望,在开始恢复训练时,通常都不能够很好的控制运动量,同时因为相关人群的神经感知功能受到损伤,自身不能对运动过度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很容易造成运动过量,造成进而造成肌肉组织受伤。
人体肌肉在活动时,会产生相当数量的乳酸,在正常活动量下,乳酸会被人体机能正常代谢掉,而当人体活动过量时,随着乳酸产生量的不断增加,人体正常的代谢机能无法正常消耗转化乳酸,造成乳酸堆积,使人体感受到肌肉酸痛,意识到运动量过度。
但是康复人群,由于神经受损,致使其不能准确的感知肌肉的酸痛,即缺乏控制自身运动量的能力,就容易造成引运动过量而导致的肌肉损伤或乳酸堆积,进而影响以后的康复性训练进度。
肌肉在过量运动开始时,会产生肌肉振动,作为肌肉开始疲劳的临界点,通过检测肌肉的振动,即可判断肌肉是否处于疲劳状态。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穿戴式报警助行器,包括支撑人体活动的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两侧边支撑框架和至少一个横梁,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围绕捆绑在腿部的紧固装置和设置紧固装置上的报警单元;
所述的报警单元包括:均匀设置在所述紧固装置四周的多个微振动传感器;与所述的振动传感器电连接的直流电源;
与所述的振动传感器电连接的报警单元;在人体肌肉静止状态下,所述的振动传感器处于正常连通状态,此时报警单元不工作;在人体肌肉处于振动状态下,所述的振动传感器感知到肌肉振动,产生周期性断路,所述的报警单元感知所述断路,发出报警。
所述的报警单元包括:断路传感器和蜂鸣器;所述的断路传感器与所述振动传感器电连接,感知由所述的振动传感器发出的断路信号并控制蜂鸣器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麦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麦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46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