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34611.7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3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薛红丽;刘萍;邵竹蕾;李玉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红丽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6;A61P13/02;A61P31/04;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非淋菌性尿道炎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近年来其发病率日趋上升,已居STD之首。常可引起附睾炎、前列腺炎、宫颈炎、附件炎、不育、不孕、异位妊娠等,还可促进HIV感染的传播,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为本病的主要病原体。由于临床上抗菌药物的滥用及不规则用药,造成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以致临床上常见患者症状持续迁延或反复发作。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非淋菌性尿道炎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非淋菌性尿道炎属于中医学“淋证”、“淋浊”等范畴,其病因多因房事不洁或感染秽浊之邪,由溺窍或阴户而入,阻滞下焦,蕴结膀胱,化热化火,导致膀胱气化不利,肝郁气滞,气血瘀阻而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分数组成:
菊花20-30份,金银花20-30份,蒲公英20-30份,白蚤休20-30份,土茯苓10-20份,白鲜皮10-20份,蚕沙10-20份,乌头10-20份,雷公藤10-20份,车前子5-10份,关木通5-10份,海金沙5-10份,石韦5-10份,冬瓜皮5-10份。
如上所述的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分数组成:
菊花25份,金银花25份,蒲公英25份,白蚤休25份,土茯苓15份,白鲜皮15份,蚕沙15份,乌头15份,雷公藤15份,车前子8份,关木通8份,海金沙8份,石韦8份,冬瓜皮8份。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组方合理,组方中:菊花、金银花、蒲公英和白蚤休清热解毒,四药共为君药;土茯苓解毒除湿,白鲜皮除湿止痒,蚕沙祛风除湿,乌头祛风除湿,雷公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五药共为臣药;车前子利水通淋,关木通清热利水,海金沙利水通淋,石韦利水通淋,冬瓜皮利水清热、止痒,五药共为佐药;十四药共用,共奏清热解毒、除湿、止痒、利水通淋之功效,有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标本兼治,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有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分数组成(每份1g):
菊花20份,金银花20份,蒲公英20份,白蚤休20份,土茯苓10份,白鲜皮10份,蚕沙10份,乌头10份,雷公藤10份,车前子5份,关木通5份,海金沙5份,石韦5份,冬瓜皮5份。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分数组成(每份1g):
菊花25份,金银花25份,蒲公英25份,白蚤休25份,土茯苓15份,白鲜皮15份,蚕沙15份,乌头15份,雷公藤15份,车前子8份,关木通8份,海金沙8份,石韦8份,冬瓜皮8份。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分数组成(每份1g):
菊花30份,金银花30份,蒲公英30份,白蚤休30份,土茯苓20份,白鲜皮20份,蚕沙20份,乌头20份,雷公藤20份,车前子10份,关木通10份,海金沙10份,石韦10份,冬瓜皮10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于2008年至2012年临床观察非淋菌性尿道炎90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90例患者中,年龄18-67岁,病程多在5天到10个月,平均时间28天,平均年龄29岁。
2、诊断标准
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有不洁性交史;反复出现晨起尿道口有少许分泌物,小便轻微灼痛,分泌物淋菌培养阴性,衣原体和(或)支原体培养阳性,血清学试验、生物学检测衣原体和(或)支原体阳体。
3、治疗方法
实施例2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1剂,每日2次,7天为1疗程。
4、治疗结果:
4.1参照《中医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病原学检查弱阴性。
有效:临床症状消失,病原学检查弱阳性。
无效:临床症状减轻,病原学检查阳性。
4.2结果:9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7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红丽,未经薛红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46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