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炉用水的低磷化处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33503.8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1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程云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云贵 |
主分类号: | C02F5/10 | 分类号: | C02F5/10;C02F5/12;C02F5/1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0323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磷化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以领域,涉及锅炉用水的处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含磷锅炉用水的低磷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锅炉用水的处理是提高锅炉热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水处理不当可能造成锅炉腐蚀、结垢和汽水共腾,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
目前锅炉用水处理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三类。物理法处理往往因其不能得到合格的锅炉用水而很少使用。化学法处理需要在锅炉进水中加入羟基亚乙基二膦酸或2-磷酸基-1,2,4-三羧酸丁烷或聚丙烯酸或水解聚马来酸酐等有机阻垢剂。物理化学法是将物理法和化学法结合起来。
不论是化学法处理还是物理化学法水处理方法均需加入有机阻垢剂,有机阻垢剂不合适或者其配比不合适,常常会造成锅炉用水的磷酸根偏高,而其PH值却偏低以及锅炉用水含盐量整体偏高,从而增加了锅炉蒸汽的含盐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业锅炉用水低磷化处理的技术,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锅炉用水的低磷化处理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化验锅炉加药口处水的碱度、硬度、溶解氧、含盐量、含铁量指标,然后计算出须加入的水处理剂的浓度;
(2)将加药泵与水泵联动,以锅炉的除氧口或软水箱出口端作为加药口,加入锅炉用水低磷化处理剂;
(3)加药后的48小时内每隔4小时测一次锅炉的各种控制指标和药剂浓度,根据化验结果再对加药速度作一些调整,并确定排污频率,待一切正常后,按常规监测锅炉。
根据上述锅炉用水的低磷化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用水低磷化处理剂由氢氧化钠、磷酸二氢钠、羟基乙叉二磷酸、环己胺、联胺、腐殖酸钠、亚硫酸钠、磷酸三钠、去离子水组成。
根据上述锅炉用水的低磷化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用水低磷化处理剂的配比如下:氢氧化钠:3-4%,磷酸二氢钠:1-2%,羟基乙叉二磷酸:15-20%,环己胺:5-7%,联胺:4-6%,腐殖酸钠:0.1-1%,亚硫酸钠:1-3%,磷酸三钠:2-3%,去离子水:60-70%。
本方法可以有效去除锅炉用水的磷酸根含量,从而提高锅炉用水的PH值,大幅度降低锅炉蒸汽中的含盐量,从而大幅度提高锅炉的热交换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锅炉用水的低磷化处理的方法,包含以下三个步骤:
(1)化验锅炉加药口处水的碱度、硬度、溶解氧、含盐量、含铁量指标,然后计算出须加入的水处理剂的浓度;
(2)将加药泵与水泵联动,以锅炉的除氧口或软水箱出口端作为加药口,加入锅炉用水低磷化处理剂;
(3)加药后的48小时内每隔4小时测一次锅炉的各种控制指标和药剂浓度,根据化验结果再对加药速度作一些调整,并确定排污频率,待一切正常后,按常规监测锅炉。
本发明的技术关键是锅炉用水低磷化处理剂及其配比。
本发明锅炉用水低磷化处理剂由氢氧化钠、磷酸二氢钠、羟基乙叉二磷 酸、环己胺、联胺、腐殖酸钠、亚硫酸钠、磷酸三钠、去离子水组成。
锅炉用水中的磷大部分为PO43-,若果锅炉用水的PO43-一般需控制在0.3~1.0mg/L,则锅炉用水的pH值为9.00~9.37。采用常规的有机阻垢剂,锅炉用水的P043-需要控制在0.3~1.0mg/L,则锅炉用水的pH值仅为8.93~9.25,明显偏低;如果提高给水的pH值到9.3~9.5,则锅炉用水的pH值为9.22~9.44,虽可以满足要求,但较高的给水pH值对有锅炉材质不利。
本发明所述锅炉用水低磷化处理剂的配比如下:氢氧化钠:3-4%,磷酸二氢钠:1-2%,羟基乙叉二磷酸:15-20%,环己胺:5-7%,联胺:4-6%,腐殖酸钠:0.1-1%,亚硫酸钠:1-3%,磷酸三钠:2-3%,去离子水:60-70%。
本发明通过选择锅炉用水低磷化处理剂和配比,可以实现PO43-控制在0.1~0.3mg/L,锅炉用水的pH值就可以达到9.05~9.41,达到了锅炉用水低磷化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云贵;,未经程云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35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