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毯式废气生物过滤装置及其处理废气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3014.2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3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吴成强;陈效;张攀;徐孟孟;姚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7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生物 过滤 装置 及其 处理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及处理废气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毯式废气生物过滤装置及其处理废气的方法,可去除硫化氢、氨气及挥发性有机物等多种污染物,适用于处理工业废气、垃圾和污水臭气。
(二)背景技术
废气生物处理技术因具有传统方法(如吸收、吸附、燃烧等)不可比拟的费用低廉、对环境友好等优点,逐渐成为一项在废气净化领域迅速推广的高新技术,尤其在较低浓度、较大气量的有机废气和恶臭气体治理中。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尽管已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但其实际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
目前,气态污染物生物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类型主要有三类,即生物洗涤池、生物过滤池和生物滴滤池。这些技术都有各自的特点,如生物洗涤池吸收性好,但单位体积生物量小、处理负荷低,目前已较少应用;生物过滤池(目前有应用于泵站房臭气、城市污水臭气净化)不需要喷淋营养液,设备简单,处理量较大、管理维护方便,但人为控制性差、压力损失大、使用周期短;生物滴滤池(目前一般应用于工业废气净化)可以通过营养液循环及时调节养分,可控性强,处理负荷高,尤其适宜于较难降解的挥发性有机物,但存在填料床和循环系统堵塞等问题。
一般而言,生物过滤技术填料层压力降主要与废气再滤池中的空速有关,空速越高,压力降越大,这样所需要送风的引风机动力越高,能耗损失也就越大。同时随着生物滤池的运行,微生物附着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微生物分解废气中污染物的同时进行新陈代谢而增值。此时,生物膜会越来越厚,导致空气通道越来越窄,空气速度随着升高,压力损失也相应增高。微生物生长到一定时间后会老化死亡,死亡的生物膜会从填料上脱落。由于传统生物过滤技术的填料基本上是散堆在生物滤池中,而且空隙比较小,这样导致脱落的生物膜积累在填料缝隙中,从而堵塞填料,导致气体通道更进一步变小,加剧压力损失增大。如果脱落生物膜不进行处理,这样会因填料层压力降太大而导致设计的气体流量无法满足设计和实际处理的需要。
如何克服传统生物过滤技术床层堵塞等缺陷,探索更具优势的新一代生物处理技术,成为提出本发明的出发点。
在生物过滤池运行过程中,填料堵塞不仅造成过滤池压力损失增大,而且实际处理的废气量减小,从而影响实际工程运行效果。实际操作上需要定期清理填料或通过机械方式脱落填料上的生物膜,导致工程操作困难。为了解决填料堵塞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本发明开发了一种能够解决填料堵塞问题的新型毯式生物填料,气流不仅可以纵向扩散传质而且可以横向扩散传质,同时脱落生物膜可以从毯式填料之间的缝隙掉入过滤池底部,从而避免生物膜堆积在填料上而堵塞填料。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毯式废气生物过滤装置及其处理废气的方法,解决了传统废气生物过滤技术中填料堵塞引起压力损失大、运行不稳定等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毯式废气生物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营养液喷淋室、填料室、营养液回收室、进气口、排气口、引风机、压力泵、营养液入口、营养液出口和营养液收集池,所述毯式废气生物过滤装置的上端为营养液喷淋室,毯式废气生物过滤装置的下端为营养液回收室,所述填料室位于营养液喷淋室和营养液回收室之间;所述营养液喷淋室顶部设有排气口,侧面设有营养液入口,内部设有喷淋系统;所述营养液回收室侧面设有进气口和营养液出口,所述进气口通过管路与引风机连通,所述营养液出口与营养液收集池连通,所述营养液收集池通过压力泵与营养液进口连通,所述营养液进口与喷淋系统相通,所述填料室垂直悬挂若干块毯式多孔填料,所述填料表面接种活性污泥或废气处理用微生物,所述毯式多孔填料厚度为1~100mm,所述相邻毯式多孔填料水平间距为1~10mm。
进一步,所述毯式多孔填料的孔径为2~10mm。
进一步,所述相邻毯式多孔填料水平间距为2~5mm。
进一步,所述毯式多孔填料厚度为10~20mm。
进一步,所述毯式多孔填料为孔径为2~10mm有机高分子材料制备的网(优选尼龙或聚氨酯编织的网状毯式多孔填料),填料比重为0.65~1.28g/cm3。
进一步,所述填料室高径比为(1~4):1。
进一步,所述填料室与营养液喷淋室和营养液回收室接触处及填料室的中间部位分别设置横梁,所述毯式填料的顶端固定在填料室与营养液喷淋室接触处的横梁上,所述毯式填料的底端固定在填料室与营养液回收室接触处的横梁上,所述毯式填料的中间固定在填料室中间部位的横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30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干扰变压器
- 下一篇:一种起重机的超起卷扬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