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机匣焊接组件车削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2613.2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4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涛;于求真;孙长友;王树锋;曹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00 | 分类号: | B23B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机 焊接 组件 车削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发动机机匣焊接组件加工领域,特别提供一种大型机匣焊接组件车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某型机机匣焊接组件是为大型涡扇发动配套的一个重要零件,该机匣焊接组件作为某大型涡扇发动机配套的机匣,与以往的机匣相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尺寸大,该零件的最大外径尺寸为,加工这样大的机匣在国内尚属首次,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该零件主要具有以下加工难点:
零件尺寸大、尺寸精度高、加工尺寸间差距较大,(内径、外径)、形状复杂、壁薄、间断加工的部位多、尺寸保证较为困难。
零件毛料为TC4合金精铸件,由于铸造工艺方面的原因,导致毛料余量大,分布不均匀,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零件外侧共有12个伸出长度近400mm,加工表面长度约为240mm的支板,由于支板处于极度间断状态,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冲击,易打刀,切削时间长,加工表面的精度无法保证。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易变形,尺寸控制困难,尺寸波动较大。
零件精度要求高,保证困难。
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导致零件车削加工周期长,零件尺寸波动较大,距批量生产还有较大差距,该机匣焊接组件的车削加工技术与相关的控制技术急待突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机匣焊接组件车削加工方法,该方法采用立式数控车床加工大型涡扇发动机机匣组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大幅提高零件加工效率,解决了大型机匣焊接组件的加工瓶颈问题。
本发明具体提供了一种大型机匣焊接组件车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立式数控车床加工铸造TC4合金大型涡扇发动机机匣组件的具体过程如下:
(1)、采用6mm的切断刀对除支板外的部位进行粗加工:
刀片:N123K20600-0004H13A;
刀杆:LF123K323232BM
RF123K323232BM;
加工参数:ap5.0mm,f0.10mm/r,Vc33m/min;
采用切断刀去除毛料余量,能够解决毛料余量大、间断易打刀、加工时间长的问题,经过改进后,去除毛料余量的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尤其在间断加工处效果尤其显著,在保证零件状态不变的情况下使零件的粗加工时间缩短约50%以上。
(2)、采用正前角刀片进行零件上下两端、内腔的连续表面的半精加工、精加工:
刀片:VBMT160408-PS5;
VBMT160404LF-KC5010;
VBMT160408LF-KC5010;
刀杆:SVJBL3225P16;
SVJBR3225P16;
加工参数:
半精加工:ap0.3-0.5mm,f0.25mm/r,Vc80m/min;
精加工:ap0.1-0.15mm,f0.14mm/r,Vc100m/min;
(3)、采用正前角刀片进行零件上下两端的轻微间断部位表面的半精加工、精加工:
刀片:VBMT160408-PS5;
VBMT160404LF-KC5010;
VBMT160408LF-KC5010;
刀杆:SVJBL3225P16;
SVJBR3225P16;
加工参数:
半精加工:ap0.2-0.3mm,f0.2mm/r,Vc60m/min;
精加工:ap0.1-0.15mm,f0.14mm/r,Vc70m/min;
(4)、采用负前角刀片进行支板外圆表面的半精加工与精加工:
刀片:SNMG120408MPKC5010;
刀杆:PSSNR3225M16;
加工参数:
半精加工:ap0.3-0.4mm,f0.32mm/r,Vc43m/min;刀具可靠切削寿命可达30分钟。
精加工:ap0.1-0.2mm,f0.18mm/r,Vc65m/min;刀具可靠切削寿命可达120分钟。
本发明所述大型机匣焊接组件车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限力扳手压紧零件,粗车压紧力为35N·m,精车压紧力为25N·m。通过限力扳手的应用使零件的压紧力实现量化可控,使零件在压紧过程中各压紧点的压紧力保持均匀一致。
本发明所述大型机匣焊接组件车削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工过程中将零件装夹表面与压板接触表面用尼龙保护片隔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26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