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化天然气储罐液体防翻滚定位充注与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2382.5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4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杨公升;章青;李兵;闫景鹏;吴楠;片成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7C13/00 | 分类号: | F17C13/00;F17C1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化 天然气 液体 翻滚 定位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化天然气储罐,特别涉及液化天然气储罐液体防翻滚定位充注与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液化天然气简称LNG,随着我国进口LNG量的快速增长,LNG接收站的储罐作为接卸、储存和外输LNG的设施,扮演重要的角色。接收站通常按照连续生产运行的方式进行设计,一旦投入运营,LNG储罐就不可能倒空储存LNG。已有卸料冲注管为单入或双入形式(如图1),双入卸料管形式由主卸料管1-1,重质(密度较大的LNG液体卸料管道)分卸料管4-1、轻质(密度较小的LNG液体卸料管道)5-1,以及支管开关控制阀2-1、3-1组成。由于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LNG密度不同,在充装密度、温度都不同的新LNG一段时间后,LNG在储罐内将产生分层,时间较长时容易产生翻滚,时间较长时容易产生翻滚,对储罐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也增加处理翻滚产生的BOG(蒸发气体)的费用。
专利号为WO 2009/011497的专利公开的卸料为储罐顶部卸料和底部卸料方式,不能具体控制卸料液位层。《天然气工业》,第28卷第5期,作者为王良军、刘扬发表的“大型储罐内LNG翻滚机理和预防措施”中的图四的循环装置为独立循环装置,没有与卸料装置集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现高低密度储液自循环,可以预防储液分层、避免翻滚事故发生的液化天然气储罐液体防翻滚定位充注与循环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液化天然气储罐液体防翻滚定位充注与循环装置,它包括主卸料管、与所述的主卸料管相连通的重质分卸料管以及轻质分卸料管,在所述的主卸料管上安装有主控开关阀,在所述的重质分卸料管、轻质分卸料管上分别安装有重质、轻质分支管开关控制阀,重质分卸料管的出口端与多个重质料支管的入口连通,轻质分卸料管的出口端与多个轻质料支管的入口连通,在每一个重质、轻质料支管上均安装有多支路开关控制阀,在液化天然气储罐内从下至上依次间隔安装有多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喷注环,在每一个所述的喷注环上均设置有多个喷头,多个重质料支管的出口端与设置在上部的多个喷注环分别一一对应连通,多个轻质料支管的出口端与设置在下部的多个喷注环分别一一对应连通,在每一个喷注环的水平位置上分别安装有密度、温度测试仪的探头,在所述的液化天然气储罐上安装有液位计,在重质分卸料管上安装有内循环开关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改变以往储罐顶部卸料管和底部卸料管方式,采用分层卸料方式,根据测量装置采集到的密度、温度、液位数据,通过本装置进行可控的分层卸料,储液通过各层充注管所连接的喷头,进入到储罐。在储罐投入运营后,当所卸的LNG密度与储罐内的LNG密度不同时,采用本装置,不同密度的LNG将自动混合,不会产生明显的分层,进而极大地降低了翻滚发生的概率。另外也可以通过内部充注管道、液压泵,实现高低密度储液自循环,预防储液分层、发生翻滚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已有的液化天然气储罐充注与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液化天然气储罐液体防翻滚定位充注与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液化天然气储罐液体防翻滚定位充注与循环装置,它包括主卸料管1、与所述的主卸料管1相连通的重质分卸料管5以及轻质分卸料管2,在所述的主卸料管1上安装有主控开关阀4,在所述的重质分卸料管5、轻质分卸料管2上分别安装有重质、轻质分支管开关控制阀7、3,重质分卸料管5的出口端与多个重质料支管17的入口连通,轻质分卸料管2的出口端与多个轻质料支管的入口连通,在每一个重质、轻质料支管上均安装有多支路开关控制阀8、9、10、11、12、13、14、15、16,在液化天然气储罐内从下至上依次间隔安装有多个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喷注环19,在每一个所述的喷注环上均设置有多个喷头20,多个重质料支管的出口端与设置在上部的多个喷注环分别一一对应连通,多个轻质料支管的出口端与设置在下部的多个喷注环分别一一对应连通,在每一个喷注环的水平位置上分别安装有密度、温度测试仪18的探头,在所述的液化天然气储罐上安装有液位计,在重质分卸料管5上安装有内循环开关泵6。
温度、密度测点21即密度、温度测试仪18的相邻的两个探头位置,一般可选择间隔为1.5-2.8m之间。
与重质分卸料管5、轻质分卸料管2相连的重质、轻质料支管数目,依据储槽内温度、密度测点21实际分布情况而定。
本装置的操作方法如下:
1.将轻质LNG充注到重质LNG的贮槽中时,采取轻质分卸料管2充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23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