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预测早期非转移性结直肠癌预后的微RNA生物标记物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32099.2 | 申请日: | 2013-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3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漱阳;朱虹光;周春仙;吴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A61K48/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预测 早期 转移性 直肠癌 预后 rna 生物 标记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生物医学技术领域,涉及生物标记物及检测方法,具体涉及用于在结直肠癌手术切除组织中,可靠地预测早期非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微RNA(microRNA)生物标记物及检测方法。其中,早期非转移性结直肠癌表示Dukes’A和Dukes’B腺癌。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癌源于表皮,并且通过多步骤转变形成:从正常细胞转化为不典型增生,最后恶变成为肿瘤细胞,后者侵袭周围组织并具有转移能力。结直肠癌(也称为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经历这种肿瘤发展的主要癌症类型。
大肠癌包括生长在结肠、直肠和阑尾中的肿瘤。研究显示,结直肠癌是最有影响的人类癌症,在2009年全世界约有1.067.000个新发病例。它是世界上第3大常见癌症及第4大导致死亡的癌症(综述参见例如Gryfe,R.et al.(1997)Curr.Probl.Cancer21,233-300;Petersen,G.M.et al.(1999)Cancer86,2540-2550)。有研究显示,如果在大肠癌早期阶段被诊断出来,结直肠癌是可治愈的。在这一早期阶段,大多数患者没有症状。而早期检测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
临床实践显示,大肠癌的临床分期不同,生存率有很大的差异:I期(Dukes’A)大肠癌的疗效非常好,其五年生存率高达90%至95%;II期(Dukes’B)大肠癌的五年生存率也在65%以上。而一旦发生了转移,其预后就会明显下降,比如IV期(Dukes’D)大肠癌的五年生存率仅5%。目前,手术切除依然是治疗大肠癌的首选并且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肿瘤的分期和病人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的化疗则可以提高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然而,仍有5-10%的I期患者和30%以上的II期患者会发生复发或转移而最终死于该病。因此,如果能在早期大肠癌患者中找到可以预测预后的生物分子标志物,并给予治疗将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
于是,如下问题引起研究者关注:为什么这些早期大肠癌患者在手术切除后仍会出现远处转移或复发而且转移发生的情况与之前根据手术治疗时病灶的大小和分期所作出的推测不一致?病理分化程度和分期相同的大肠癌患者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后又为什么会出现明显差异的治疗反应?这些问题表明每例大肠癌患者的预后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而常规的组织学手段所提供的信息量有限,不足以正确、及时地认识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分子水平的病理改变及基本规律,更无法判断是否有远处转移的潜能。因此,大肠癌的分子表型研究有助于更准确地对大肠癌进行分子分型及预后判断。如果能在早期非转移性大肠癌中找到预后生物标志物,这将有效地提高个性化治疗的效率。
分子学研究表明大肠癌发生的病因学来自于多种表观遗传学和遗传学改变的累积,这些改变包括K-ras原癌基因突变的激活、APC及p53抑癌基因和DNA修复基因的突变失活等(综述参见,例如,Forrester,K.et al.(1987)Nature327,298-303;Baker,S.J.et al.(1989)Science244,217-221)。
基因组不稳定性是从腺瘤发展为腺癌的另一种关键步骤并且在结直肠癌中存在两条途径(Lengauer,C.et al.(1997)Nature386,623-627)。导致微卫星不稳定性的DNA错配修复缺陷仅解释大约15%病例由腺瘤发展为腺癌(Umar,A.et al.(2004)J.Natl.Cancer Inst.96,261-268;di Pietro,M.et al.(2005)Gastroenterology129,1047-1059)。在其它的85%的腺癌中,基因组不稳定性在染色体水平发生(CIN),导致非整倍体状态。在结直肠癌中报道的染色体畸变有7pq、8q、13q、20q的获得以及4pq、5q、8p、15q、17p和18q的丢失(Douglas,E.J.et al.(2004)Cancer Res.64,4817-4825)。
然而,尽管cDNA微阵列分析揭示了一系列差异表达的基因明显参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Kitahara,O.et al.(2001)Cancer Res.61,3544-3549),但是目前尚未发现可以用于可靠的诊断大肠癌,和/或良性腺瘤向这种恶性肿瘤发展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物。(Kitahara,O.et al.(2001)Cancer Res.61,3544-354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20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核酸
- 下一篇:防止表没食子儿茶素和没食子酸被转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