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熟化碱激发无机涂覆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31603.7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9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吕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孟龙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0043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熟化 激发 无机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熟化碱激发无机涂覆材料,用于地下空间、建筑外表面的修复和防护,尤其适用于外墙、地下室、水利工程、隧道、桥梁、公路、码头、水池的表面修复和防护,属于建筑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土聚水泥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由法国J·Davidovits开发的一类新型的碱激发胶凝材料,它是指由烧粘土(偏高岭土为主)、工业废渣等为主要原料,在碱激发剂的作用下形成的。土聚水泥原料的矿物中的硅铝氧化合物经历了一个由解聚到再聚合的过程,形成了类似地壳中一些天然矿物的结构,是耐久性优良的新型胶凝材料。许多矿物或矿物混合料经过高温煅烧后会具有火山灰活性或潜在水硬性,比如高岭土经过500-900度的煅烧之后具有很好的活性,碱激发以及以碱激发为主的胶凝材料统称为碱激发胶凝材料。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显著优点是与混凝土质基体的粘结十分牢固而且耐久,因此不会产生脱离、起皮、翘曲等问题,因此可以用于混凝土质表面的修复和防护。
申请号为201010299679.0的名称为《一种双组分环保型无机聚合物涂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是一种典型的碱激发胶凝材料的配方,在该专利中是双组分配方,固体部分为一个组分,液体部分为另一组分,它的好处是:
1、配料方便,直接把固体部分混合在一起,再把液体和增稠剂混合在一起就行。
2、几乎没有储存时间的限制,由于碱激发剂和其它材料是分离的,因此不会因为被混合而凝固。
3、制造技术简单。
该技术的缺点是:
1、在使用之前的混合过程要求搅拌十分充分,否则有些没有充分混合的偏高岭土、促硬剂会结块,形成较粗大的颗粒,使得涂层不均匀。
2、一般偏高岭土的解聚过程需要几小时时间,因此使用之前需要熟化,这个等待过程浪费了工作时间。
目前已有的碱激发涂覆材料都采用这种一次性熟化的技术,因此开发一种使用前不需要等待而且保证熟化充分的碱激发材料涂覆材料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改进已有技术,通过预熟化过程,使得碱激发涂覆材料的使用更加方便,而且熟化更充分,所谓预熟化过程是指分步熟化的过程,第一次熟化时并不把所有的碱激发剂投入,使得预熟化在较低的碱度下进行,预熟化可以分两步甚至多次逐步递进。
本发明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
一种预熟化碱激发无机涂覆材料,由预熟化组份、辅料和二次激发剂组成,其特征是:
除水分外预熟化组份还包含:
1~50份的碱激发剂(以固含量计);
20~120份的胶凝基材。
二次激发剂包含:
1~50份的碱激发剂(以固含量计)。
辅料包含:
0~60份的胶凝基材;
0~60份的憎水剂;
0~20份的着色剂;
0~80份的膨胀剂;
0~50份的促硬剂;
5~250份的填料;
0~50份的助剂。
预熟化组份和二次激发剂隔离放置,辅料的放置按下述方式之一:
(1)单独放置;
(2)全部与预熟化组份混合;
(3)全部与二次激发剂混合;
(4)部分与预熟化组份混合;
(5)部分与二次激发剂混合。
所指的碱激发剂是指碱性硅酸盐、碱性磷酸盐、碱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硫酸盐、氯盐中的至少一种,碱激发剂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种激发剂复合在一起,相比单一激发剂,复合激发剂的激发效果更有优势,硫酸盐和氯盐可以促进激发效果,在体系中加入这些材料使其与其它碱激发剂共同作用可以提高激发效果,碱激发剂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固体。碱激发剂的一部分用于预熟化,另一部分用于二次激发剂,这是为了降低预熟化过程的碱浓度。
所指的胶凝基材是指具有火山灰活性材料、潜在水硬性材料、无定形硅铝氧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胶凝基材可以是经过煅烧的,也可以是未经煅烧的。胶凝基材可以全部预熟化,也可以部分预熟化,因此把不预熟化的那部分胶凝基材归于辅料中。
所指的憎水剂是指分散在涂层中的低表面能的疏水性物质,该疏水性物质阻隔毛细渗透的途径,疏水性物质来源于下述两种情况之一:憎水剂自身及憎水剂的反应产物。
所指的着色剂是指具有相应色彩的材料。
所指的膨胀剂是指在硬化过程中产生体积膨胀作用的材料。
所指的促硬剂是指提高涂料硬化进程的材料。
所指的填料是填充体积、减少收缩、调整表面质感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孟龙;,未经吕孟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16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硅酸钙板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