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瘀阻胃络型胃癌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31281.6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9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姜永华;李淑丽;姜永梅;陈强;姜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永华 |
主分类号: | A61K36/80 | 分类号: | A61K36/8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王希刚 |
地址: | 266599 山东省青岛市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瘀阻胃络型 胃癌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瘀阻胃络型胃癌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胃癌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在我国本病的地区分布较广,位于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早期胃癌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疼痛与体重减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病人常有较为明确的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随着病情进展上腹疼痛加重,食欲下降、乏力。
西医治疗主要以手术和化疗为主,但手术与化疗疗效都不甚理想,而且手术可能对身体特别虚弱的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化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对人体伤害极大,具有明显毒副作用。
祖国医学并没有对胃癌的确切称谓,但根据胃癌的临床表现,大略可归属于中医学中“胃脘痛”、“噎膈”、“反胃”“痞满”、“呃逆”、“积聚”等范畴。胃脘痛之病因病机大多与饮食、劳逸、气滞、寒凝等相关,故《素问·举痛论》指出:胃脘痛“皆因劳逸过甚,饮食失节,中气不足,寒邪趁虚而入客之,故猝然而作大痛。”《仁斋直指方》已认识到:关于胃脘痛的病因主要有“有寒,有热,有死血,有食积,有痰饮,有虫”。噎膈之症,《内经》认为与津液和情志有关,《太平圣惠方》对其病因作了确切的描述,认为“寒温失宜,食饮过度,或愤怒气逆,思虑伤心,致使阴阳不和,胸膈痞塞,故名膈气也。”噎膈由反胃演变而来,《寿世保元》曰:“夫反胃即噎膈,噎膈乃反胃之渐。大法有四,血虚,气虚,有痰,有热。”中医学将胃癌分型为:(1)脾胃虚弱型;(2)肝胃不和型;(3)瘀阻胃络型;(4)胃热阴虚型;(5)痰湿凝滞型;(6)气血两虚型六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瘀阻胃络型胃癌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软坚消积,能显著改善瘀阻胃络型胃癌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且毒副作用较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瘀阻胃络型胃癌的中药,其原料药材包括:胃友,酒饼叶,石蝉草,木蹄,半枝莲,九节茶,母草,急性子,黑老虎,龙船花根,细叶铁线莲,小白薇和穿石藤。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如下:胃友15~25份,酒饼叶10~20份,石蝉草20~30份,木蹄30~40份,半枝莲5~15份,九节茶10~20份,母草30~40份,急性子15~25份,黑老虎20~30份,龙船花根5~15份,细叶铁线莲5~15份,小白薇10~20份和穿石藤15~25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胃友15~20份,酒饼叶10~15份,石蝉草20~25份,木蹄30~35份,半枝莲5~10份,九节茶10~15份,母草30~35份,急性子15~20份,黑老虎20~25份,龙船花根5~10份,细叶铁线莲5~10份,小白薇10~15份和穿石藤15~20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胃友16份,酒饼叶12份,石蝉草24份,木蹄33份,半枝莲6份,九节茶12份,母草31份,急性子17份,黑老虎23份,龙船花根7份,细叶铁线莲7份,小白薇14份和穿石藤16份。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为:胃友18份,酒饼叶13份,石蝉草22份,木蹄31份,半枝莲7份,九节茶14份,母草34份,急性子18份,黑老虎21份,龙船花根8份,细叶铁线莲6份,小白薇12份和穿石藤18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3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2~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加热回流1~2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3小时,粉碎过筛获得100~3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2~0.3倍的微晶纤维素、0.1~0.2倍的淀粉、0.01~0.02倍的硬脂酸镁,进行混匀处理,即得到胶囊内容物,将所述胶囊剂内容物装入胶囊壳体中,即得到胶囊剂成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的剂型为口服液,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永华,未经姜永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12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步法制备NaSrPO4 粉体的方法
- 下一篇:集约式光储热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