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咽炎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30411.4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6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赖虹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康乐中医药养生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李东京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咽炎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咽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慢性咽炎是临床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相当于中医学中的“喉痹”、“梅核气”,主要临床表现为咽部不适感,如咽部梗阻感、异物感 粘痰感、灼热感、咽痛等症状。近年来随着气候变迁,大气污染加重,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症状反复,病程长,难以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西医对慢性咽炎的治疗多采用祛除病因,戒除烟酒,避免粉尘和有害气体等,内服主要使用碘剂( 碘化钾,0.1 ~ 0.2g,2 ~ 3 次/d,多饮水,),可促进分泌增加,改善干燥症状。服用维生素A,B2,C,E 等药物,可促进黏膜上皮生长。必要时使用激光,射频等外治法,用转移因子分点注射于咽部治疗慢性咽炎。
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应用中药治疗咽炎是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并且以滋阴增液、滋养肺肾、清热化痰、润喉利咽为主要治疗目的。在咽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药治疗方法逐步展现了强大的发展潜力。但中药因存在煎药食用的瓶颈,难以融入现代人生活,很多人还是多以西药为主,由于咽炎患者在西药治疗过程中,各类抗菌素的滥用,极易导致患者的脾胃受到严重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治疗咽炎而且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的的中药制剂。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如下中药:包括白芥子15-25份、川贝母15-25份、胖大海10-15份、甘草10-20份、金银花10-20份、桑叶8-15份、竹茹8-15份、百合8-12份、桔梗5-10份、板蓝根5-10份、麦冬5-10份。
上述中药由下述重量份中药原料药合制而成:白芥子20份、川贝母20份、胖大海12份、甘草15份、金银花15份、桑叶12份、竹茹12份、百合10份、桔梗8份、板蓝根8份、麦冬8份。
本发明所选药材及药理如下:
白芥子:无臭,味辛、辣。归肺、胃经。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化痰逐饮;散结消肿。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阴疽肿毒。
川贝母:苦、甘,微寒。归肺、心经。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治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结、肺痿、肺痈、喉痹、乳痈。
胖大海:甘淡,凉。清热,润肺,利咽,解毒。治干咳无痰,喉痛,音哑,骨蒸内热,吐衄下血,目赤,牙痛,痔疮漏管。用于开肺气,清肺热。常配蝉退治肺热声咳。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治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
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
桑叶:味苦、甘、性寒。入肝、肺二经。治喉痛,牙龈肿痛,头面浮肿。用于肺热燥咳。本品苦寒清泄肺热,甘寒益阴,凉润肺燥。
竹茹:性微寒,味甘。 归肺、胃经。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眼,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百合:甘、微寒。归肺、胃经。养阴温肺止咳,清心安神。用于肺阴虚的燥热咳嗽,痰中带血等。
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小便癃闭。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
板蓝根:苦,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康乐中医药养生研究院;,未经陕西康乐中医药养生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04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治疗壮年人麻疹病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