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女子痛经的中药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630344.6 | 申请日: | 2013-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6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 发明(设计)人: | 赖虹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康乐中医药养生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05 | 分类号: | A61K36/8905;A61P15/00;A61K35/36;A61K35/2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李东京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女子 痛经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女子痛经的中药。
背景技术
痛经是指妇女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又称“经行腹痛”。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前者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据统计,50%以上青春期后的女性会发生痛经,10%~20%症状相当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医称其为“经行腹痛”,认为妇女经期或经期前后,血海由满盈而泄溢,气血变化急骤,这时致病因素如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等可乘机侵入,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主要临床表现为:在经行前后或在经期小腹及腰骶部疼痛,甚则剧疼难忍,并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厥冷、恶心呕吐等。
目前临床上治疗痛经,基本上是用西药止痛药或激素类药物,长期疗效差、易复发,而且副作用大。治疗此类疾病的中药中,有效的中药较少,远远无法满足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女子痛经的中药,改善并治疗痛经,调理女性气血,安全无毒副作用。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如下中药:包括川芎15-25份、延胡索10-20份、龙眼肉10-15份、当归10-20份、白芍8-15份、香附8-15份、五灵脂10-15份、益母草10-15份、阿胶10-15份、王留行6-10份、鸡血藤6-10份。
上述中药由下述重量份中药原料药合制而成:川芎20份、延胡索18份、龙眼肉12份、当归15份、白芍10份、香附10份、五灵脂12份、益母草12份、阿胶12份、王不留行8份、鸡血藤8份。
本发明所选药材及药理如下: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性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效: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用于血瘀气滞的痛证,“血中气药”,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
延胡索:苦、辛、温。归肝、脾、心经。活血,行气,止痛。用于气血瘀滞诸痛症。
龙眼肉:甘、温。归心、脾经。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白芍:性凉,味苦酸,微寒,具有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敛阴收汗等功效,适用于阴虚发热、月经不调、胸腹胁肋疼痛、四肢挛急,泻痢腹痛、自汗盗汗、崩漏、带下等症。
香附:味甘,微寒,无毒。入肝、三焦经。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五灵脂:甘,温。活血散瘀,炒炭止血。用于心腹淤血作痛,痛经,血瘀经闭,产后淤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损伤,蛇、虫咬伤。五灵脂苦泄温通,“通利气脉”,“通则不痛。
益母草:味辛、苦。活血,祛瘀,调经,消水。治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
阿胶:甘、平。补血、止血,滋阴润燥。为补血之佳品。
王不留行:苦,平。归肝,胃经。行血调经、消肿止痛、活血通乳、催生下乳、产后胸腺疏通。血瘀经闭,痛经,难产;产后乳汁不下,乳痈肿痛;热淋,血淋,石淋。
鸡血藤:苦、甘,温。归肝、肾经。活血舒筋;养血调经。主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妇女有经不调;痛经;闭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筛选出川芎15-25份、延胡索10-20份、龙眼肉10-15份、当归10-20份、白芍8-15份、香附8-15份、五灵脂10-15份、益母草10-15份、阿胶10-15份、王留行6-10份、鸡血藤6-10份,分为20份为一个月的用量,在经前每天取一份进行煎煮,煎煮前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将其捞出入砂锅,再注入药材3倍的冷水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煮30分钟,中途需搅拌两次。煮好后,取药汁,每剂药可煎服两次。第二次注入2倍的水继续煎煮,煎煮时间可缩短10分种。早晚各服一次,孕妇忌用。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康乐中医药养生研究院;,未经陕西康乐中医药养生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03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低血压的中药
- 下一篇:治疗肾炎引起的头面浮肿的药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