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容积计量式集中喷油润滑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29340.6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7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肖轶;周开俊;徐呈艺;刘卫东;陈晓冬;路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宝钢钢铁有限公司;南通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N7/32 | 分类号: | F16N7/32;F16N7/34;F16N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26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容积 计量 集中 润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油润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容积计量式集中喷油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开式齿轮传统上多采用三种润滑方式:油池润滑、滴油润滑和间隔人工加油润滑。油池润滑方式是在大型齿轮的底部设一个较大的油池,齿轮轮齿经过油池时带起过量的油对齿轮表面进行润滑。在这种润滑方式中,常出现的问题是,当齿轮转到上部时,多余的润滑油会飞溅到其它部位,导致润滑油的泄漏和设备的污染,同时也会使润滑油中混入杂质,造成对油池中的润滑油污染,严重影响润滑效果。滴油润滑方式也会因开式齿轮啮合面积大,工作油膜薄而难以做到适量供油润滑,往往不是滴油过量就是不足。间隔人工加油润滑方式是通过人工定时给油润滑,这种润滑方式更是难以控制油膜厚度,常会造成润滑不足。
集中型喷油润滑是在一台润滑设备上能同时对多个润滑点进行润滑。目前关于这种系统的研制已有报导,但在使用中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润滑点与喷油润滑机之间距离太长,各润滑点间距离相差悬殊,以及多点润滑不便于控制且喷嘴压力不均等。
为了解决各个喷嘴压力不均,在原有传统多点润滑方式的基础上作了改进。该改进在每个润滑点处均安装一个溢流阀。调试时分别调节各润滑点处的溢流阀,以保证各喷嘴的入口压力为喷嘴的额定压力,每点各自调整喷油嘴进口压力。由于溢流阀的润滑油需回到油箱,因此必须安装一根回油管,而且此油管通径不能太细,否则会给较远处的溢流阀的溢流口形成“背压”,从而影响其正常工作。这种方案成本高、管路复杂,因而不宜采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容积计量式集中喷油润滑系统,能够使得各个喷嘴的压力均匀。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容积计量式集中喷油润滑系统,包括喷油润滑机油箱、油泵、溢流阀以及多个组合喷嘴,每个组合喷嘴处均设有一个电磁阀进行控制;所述喷油润滑机油箱中的油通过油泵经过所述溢流阀向所述多个组合喷嘴输送油;所述溢流阀通过回流管与喷油润滑机油箱相连,所述溢流阀后还设有一个容积式流量计,所述容积式流量计用于测量流向组合喷嘴的油量,当所述组合喷嘴的所喷油量达到设定的油量时,则转到下一个组合喷嘴对润滑点进行润滑。
所述油泵为高压柱塞油泵;所述溢流阀的参数设置为高于往最远处的组合喷嘴输送润滑油时所需溢流的压力。
所述容积式流量计包括单线递进式分配器;所述单线递进式分配器的六个出口合并为一个出口;所述单线递进式分配器上的柱塞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脉冲产生电路相连;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柱塞的运动,根据柱塞的运动次数计算流过的润滑油的量。
所述脉冲产生电路由以NE555为中心的单稳态电路和负脉冲发生电路组成;所述负脉冲发生电路的输入端与单稳态电路的触发端相连。
所述组合喷嘴包括电磁铁、阀体和喷嘴,所述电磁铁的衔铁与阀体的阀芯相连;所述阀芯通过弹簧安装在阀体内,所述阀体的一侧开有进气口和进油口,另一侧安装有所述喷嘴;当电磁铁得电时,电磁铁的衔铁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向下推动阀芯,使得阀芯外侧的两个凹槽分别接通气路和油路使喷嘴与进气口和进油口连通,当电磁铁失电时,电磁铁的衔铁和阀芯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直到阀芯顶住电磁铁。
所述喷嘴包括喷嘴大帽、喷嘴小帽和喷嘴体;所述喷嘴小帽盖在所述喷嘴体上;所述喷嘴大帽盖在所述喷嘴小帽上;所述喷嘴体通过螺丝连接到阀体的输出口,喷嘴体上有两个通路,中间的孔通油,一直将润滑油引到喷嘴的喷油口,喷嘴体在阀体连接处的外缘有一个环行的槽连通压缩空气,压缩空气通过喷嘴体上的斜孔输送到喷嘴体和喷嘴小帽形成的空隙内,最终从喷嘴体和喷嘴小帽形成的环行小孔喷出,而润滑油从该环行小孔的中间孔涌出。
所述电磁阀采用了行列多点控制技术进行控制,其中,电磁阀的一头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行线相接,另一头与电源负极相连的列线相接;控制时,所有的行线中,一次只有一根行线得电,所有的列线中,一次只有一根列线得电。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宝钢钢铁有限公司;南通职业大学,未经南通宝钢钢铁有限公司;南通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93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辐射管的退火炉尾部
- 下一篇:一种焊条整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