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ZnMn2O4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628793.7 申请日: 2013-11-29
公开(公告)号: CN103700512A 公开(公告)日: 2014-04-02
发明(设计)人: 赵家昌;张嘉敏;杜铁牛;王淑云;李伟飞;徐菁利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主分类号: H01G11/30 分类号: H01G11/30;H01G11/86
代理公司: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代理人: 罗大忱
地址: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松江龙腾***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znmn sub 电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贮能元件具有高功率、长寿命等独特优点,在消费电子产品、UPS(不间断电源系统)以及电动车用的混合电源系统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超级电容器根据储能机理的不同,分为炭基超级电容器(双电层电容器)和以金属氧化物以及导电聚合物为电极材料的准电容电容器。

在这两类超级电容器中,炭基超级电容器所用的活性炭的比电容较低,限制了超级电容器器件的性能。众所周知,提高贮能器件的比能量可以减轻其自身的质量,应用于电动车可以减轻车身的重量,因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要提高贮能器件的比能量就要提高其关键电极材料的比电容。以金属氧化物为电极材料的准电容电容器正好能满足上述要求,准电容氧化物材料的比电容可达炭电极材料的数倍,因此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近年所研究的金属氧化物材料中,RuO2·xH2O由于比电容高达768F/g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如文献[J.P.Zheng,J.Electrochem.Soc.,142(1995):L6-L8.]的报导。然而,由于钌具有高昂价格的缺点而难以商品化。因此研究方向逐渐转移到NiO,如文献[F.Zhang,Mater.Chem.Phys.,83(2004):260-264.]、V2O5[H.Y.Lee,J.Solid State Chem.,148(1999):81-84.],MnO2[Y.U.Jeong,J.Electrochem.Soc.,149(2002):A1419-A1422.]和Co3O4[Lin Cao,Yingke Zhou,Mei Lu,Hulin Li.Chinese Sci.Bulletin.48(2003):1212-1215]等的报导上来。其中MnO2由于价格低廉、对环境友好而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MnO2的制备方法有:电沉积法,如文献[J.N.Broughton,Electrochimica Acta,50(2005):4814-4819.]的报导、水热法,如文献[V.Subramanian,J.Power Sources,159(2006):361-364.]的报导,以及共沉淀法,如文献[M.Toupin,Chem.Mater.,14(2002)3946-3952.]等的报导,其比电容在400F/g左右。与RuO2·xH2O相比,MnO2的比电容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据报道MnO2的理论比电容高达1370F/g,如文献[Mathieu Toupin,Chem.Mater.,16(2004):3184-3190.]的报导。研究者利用氧化锌的良好导电率[J.Liu,C.Cheng,W.Zhou,H.Li and H.J.Fan,Chem.Commun.47(2011)3436.];[G.R.Li,Z.L.Wang,F.L.Zheng,Y.N.Ou and Y.X.Tong,J.Mater.Chem.21(2011)4217.],制备了ZnO/MnO2材料来提高其比电容。

M.P.Yu等[M.P.Yu,H.T.Sun,X.Sun,F.Y.Lu,G.K.Wang,T.Hu,H.Qiu,JLian,Int.J.Electrochem.Sci.,8(2013)2313–2329.]采用水热法制备了ZnO/MnO2电极材料。采用XRD、SETEM、XPS和拉曼光谱表征了核壳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ZnO/MnO2核壳结构具有纳米尺度结构,形成了高度开放和多孔纳米表面形貌并且具有相对高的结晶度。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样品具有优异的可逆性和充放电性能,ZnO/MnO2纳米材料在1MNaSO4电解液中测试,循环伏安测试表明电极在0-0.8V的电位范围内具有很高的可逆性,ZnO/MnO2纳米材料在10mV/s时比电容达151F/g;在恒定电流密度2A/g时,其材料的比电容仍高达210F/g。电极材料经2000次循环后的比电容(电位范围为0-0.8V)保持为初始的97%,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87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