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式保温护理床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28493.9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8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厦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厦定 |
主分类号: | A61G7/00 | 分类号: | A61G7/00;A61G7/05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护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网式保温护理床,其具有透气、易洗、保温,尤其适用于烧伤、褥疮或其它长期卧床,大、小便不能自理的裸体病人。
背景技术:
人躺在经纬线直径较细的网式床上时,在人体重力作用下,经纬线会产生弹性拉伸,网式床上的病人从卧姿改变为坐姿时,位于臀部位置的网状织物受到的重力增加几倍,因此臀部位置的网状织物有时产生塑性拉伸,使床体形状产生改变,网状织物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发明一种在网状织物下方,设有辅承重层,其既适用于烧伤、褥疮病人也适用于一般长期卧床,大、小便不能自理的裸体病人,具有半自动清洗功能的网式保温护理床。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网式保温护理床,主要包括床框、网状织物、喷淋管、保温排水底罩、底座;所述保温排水底罩设置在床框下部,所述网状织物至少有二条边悬挂于床框相对的二对应边之间,形成相互定位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网状织物的下方设置有辅承重层,该辅承重层为具有网眼的网格支撑体,网格支撑体朝网状织物一面的网格线宽度在0.3mm-3mm之间,网眼内切圆直径在5mm-60mm之间;所述辅承重层安装在辅承重框内,借助辅承重框安装在床框内侧,辅承重框与床框形成间距可调节的定位结构,空载时,网状织物与辅承重层之间的距离大于15mm。而人体上部即由棉被等物覆盖;保温排水底罩对应于臀部位置的下方成下凹漏斗状结构,漏斗最低位开设有排水口;所述的保温排水底罩包括有加强层、保温材料层和处于内表面的防水层;保温层与人体之间的封闭空间内,有输送新鲜空气作用的恒温恒湿装置连通,进行恒温、恒湿控制。
所述辅承重层的网格支撑体由刚性体和弹性体组合而成,所述辅承重层上的网眼成倒锥状结构,上大下小。
所述辅承重层的刚性体边沿具有悬挂孔,辅承重框上设有悬挂柱,辅承重层通过悬挂孔与辅承重框的悬挂柱安装在一起;为了使辅承重层的悬挂形状与人体的曲线相吻合,所述辅承重框上的各个悬挂柱,能相对辅承重框作垂直方向的独立调节,垂直调节的位移量不大于7cm。
所述辅承重层的网格支撑体由纵横等距排列的不锈钢丝和限位板组合而成,所述的不锈钢丝两端分别穿过限位板小孔后与弹簧一端紧固,弹簧另一端固定在辅承重框上;所述的不锈钢丝外围包裹着弹性防水层;所述的限位板与辅承重框之间的距离可调整并且可以在选定位置被固定。
为了直观观察辅承重层的悬挂曲线,辅承重框的外垂直面设置与悬挂柱同步移动的指示条;对应于人体肩部至膝盖的范围内的网状织物受到压力变化较大,所以只需要在这个位置的下方设置辅承重层和辅承重框,也可以只在对应于臀部位置的下方设置辅承重层和辅承重框。辅承重层和辅承重框的长度小于床的总长度的60%。
所述辅承重框与床框形成间距可调节的定位结构,辅承重框垂直方向可以升降的最大范围不大于8cm。
所述网状织物的网孔直经或网孔的内切圆直径是构成网孔的经、纬线直径的2倍至6倍,构成网孔的径、纬线直径小于0.55mm,网孔直径或网孔的内切圆直径小于1.5mm,一个网孔单元的网孔开口面积占该网孔单元总面积的35%至78%;所述的网状织物的厚度小于1.1mm;所述的网状织物至少有二边悬挂于床框相对的二对应边之间,形成相互定位结构。
网状织物用单根经纬线交织而成,为了提高网状织物使用寿命,要对单根经纬线的交点进行粘结,由于经纬线的直径小于0.55mm,交点的面积很小,无论采用何种工艺方法进行粘结,都是不牢固的,很容易脱开。本发明的粘结方法如下所述:
所述网状织物沿经线或纬线之一方向或者两个方向,具有密集经线或者纬线组成的交织条,所述的交织条由2至5根紧密排列的经线或者纬线组成,所述的交织条呈梳状或格栅状条纹均匀分布于所述的网状织物上,二个相邻的交织条的最小间距是3mm,最大间距是50mm;由于经线或者纬线的径向截面是圆形或者是类似圆形,所以由密集经线或者纬线排列的交织条表面具有沟槽,在所述的交织条表面沟槽涂覆并填充防水的粘结物质,就可以达到牢固粘结的目的。这种格栅状的粘结方法可以使经纬线断裂情况只发生在一个由交织条围成的方格内。大大提高网状织物的耐用性。
所述喷淋管安装在网状织物与辅承重层之间,安装的位置在床框或者辅承重框的喷淋管槽内,喷淋管不用时隐藏于喷淋管槽内。
本发明工作原理如下:
网状织物承受的力传递到床框,而辅承重层承受的力全部传递到辅承重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厦定,未经王厦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84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