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面研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28348.0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5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沈旗卫;吕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兴精密产业(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07 | 分类号: | B24B37/0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622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面 研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研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面研磨机。
背景技术
研磨膏是一种膏状的磨料,是将微粉磨料与膏状结合剂制成的一种软质磨具,也称为松散磨具。研磨膏更有利于磨料在其中均匀分散,减少对研磨工件的划伤。
联轴器是用来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在高速重载的动力传动中,有些联轴器还有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的作用。联轴器由两半部分组成,分别与主动轴和从动轴联接。
研磨机是用涂上或嵌入磨料的研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研磨的磨床,主要用于研磨工件中的高精度平面、内外圆柱面、圆锥面、球面、螺纹面和其他型面。研磨机的主要类型有圆盘式研磨机、转轴式研磨机和各种专用研磨机。
在发明人的仔细研究和验证下,发现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缺陷:
现有平面研磨机结构复杂,维修困难,制作成本高,不利于市场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面研磨机,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机构简单,制作简便,在实现研磨作业的同时,还提高了本发明的适用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平面研磨机,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夹持装置和研磨装置;所述夹持装置,用于夹持住待研磨零部件;所述研磨装置,用于对所述夹持装置夹持的零部件进行研磨作业。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杆和夹持部;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部连接。
所述研磨装置包括研磨转盘,所述研磨转盘的形状为圆形,在所述研磨转盘的圆心处连接设置有电机;所述研磨转盘,用于做回转运动,并且对所述夹持装置夹持的零部件进行研磨作业。
进一步的,在所述研磨转盘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研磨层。
更进一步的,所述研磨层为研磨膏层。
进一步的,在所述研磨转盘和电机间设置有联轴器。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转轴;所述支撑杆通过所述转轴活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由上可见,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设置有圆形研磨转盘,通过电机带动研磨转盘转动,在完成平面研磨的基础上,还对平面研磨装置的结构简约化,制作简便,制造成本低廉。
本发明还设置有研磨层,有利于磨料在其中均匀分散,减少对研磨工件的划伤。在电机和研磨转盘间设置有联轴器,起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作用,提高了本发明运转的平稳性。在支撑杆的底部活动设置有转轴,夹持装置可以通过转轴旋转,提高了本发明夹持零部件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平面研磨机,包括底座10,在底座10上设置有夹持装置20和研磨装置30。夹持装置20,用于夹持住待研磨零部件。研磨装置30,用于对夹持装置20夹持的零部件进行研磨作业。
夹持装置20包括支撑杆21和夹持部22,支撑杆21的一端设置于底座10上,支撑杆21的另一端与夹持部22连接,在夹持部22上设置有夹持结构23。研磨装置30包括研磨转盘31,研磨转盘31的形状为圆形,在研磨转盘31的圆心处连接设置有电机32,研磨转盘31,用于做回转运动,并对夹持装置20夹持的零部件进行研磨作业。
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在研磨转盘3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研磨层33,研磨层33的组成成分为研磨膏,有利于磨料在其中均匀分散,减少对研磨工件的划伤。
在研磨转盘31和电机32间设置有联轴器34,起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作用,提高了本发明运转的平稳性。
在支撑杆21的底部设置有转轴24,支撑杆21通过转轴24活动设置于底座10上,夹持装置20可以通过转轴24旋转,提高了本发明夹持零部件的灵活性。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兴精密产业(惠州)有限公司;,未经丰兴精密产业(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83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