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隔膜面电阻的测试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27858.6 | 申请日: | 2013-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8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 发明(设计)人: | 赵磊;李志;陈国营;张红涛;刑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27/02 | 分类号: | G01R27/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朱业刚 |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隔膜 电阻 测试 方法 | ||
1.一种锂电池隔膜面电阻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提供一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包括底座、传动组件、连接板、上电极组件和下电极组件;
所述上电极组件固定连接至连接板;所述下电极组件固定于上电极组件下方的底座上;所述传动组件固定于底座上,并与连接板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可通过连接板带动上电极组件上下运动;
所述上电极组件包括上电极板,所述上电极板的下表面位于上电极组件最下端;
所述下电极组件包括下绝缘夹套和下电极板,所述下绝缘夹套固定于底座上并具有开口向上的下安装槽,所述下电极板设置于下安装槽内,并与上电极板正对;下电极板的侧壁和下绝缘夹套内壁共同形成导液槽;下电极板的厚度等于或大于下安装槽的深度;
所述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可夹持待测隔膜;上电极板在下电极板上的投影区域为夹持区域,所述夹持区域面积为S;
S2、获取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间电解液的空白阻值R0;
所述空白阻值R0为仅在夹持区域覆盖电解液,通过交流阻抗法测得的100kHz下的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间电解液的阻值;
S3、在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间设置待测隔膜,所述待测隔膜覆盖夹持区域,并且仅将待测隔膜位于夹持区域的部分浸润所述电解液;
S4、采用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夹持待测隔膜;获取通过交流阻抗法测量100kHz下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间待测隔膜的阻值RS1;
S5、通过R1=(RS1-R0)×S计算出所述待测隔膜的面电阻R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方法还包括:
S6、采用同一批次待测隔膜重复所述步骤S3-S5n次,共获得n+1个面电阻值;n为1-9的整数;
S7、取所述n+1个面电阻值的均值,得到所述批次待测隔膜的面电阻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重复实施步骤S4时,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夹持待测隔膜的压力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获取的空白阻值R0为夹持区域覆盖电解液,且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间压力为P时,通过交流阻抗法测得的100kHz下的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间的阻值;
所述步骤S4中,先调节上电极板,使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夹持住所述待测隔膜,且上电极板施加在待测隔膜和下电极板上的压力为P,然后通过交流阻抗法测量100kHz下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间的阻值RS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P大小为2-4MPa。
6.根据权利要求1-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板正对下电极板,并且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形状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分别电连接至可测试交流阻抗法的电化学工作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组件还包括上绝缘夹套,所述上绝缘夹套固定连接至连接板上;
所述上绝缘夹套具有开口朝下的上安装槽,所述上电极板设置于上安装槽内,并且所述上电极板的厚度等于或大于上安装槽的深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板的侧壁和上绝缘夹套内壁共同形成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绝缘夹套上表面边缘向上凸起,形成用于容纳上绝缘夹套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表面形状与上绝缘夹套的侧壁形状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785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