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卷钢运输集装箱折叠承载鞍座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26947.9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2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光;伞军民;田磊;张曙光;李中波;罗彦平;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1/00 | 分类号: | B65D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赵朋晓 |
地址: | 16100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输 集装箱 折叠 承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卷钢运输集装箱折叠承载鞍座。
背景技术
目前的卷状货物V形架,详见申请号为201320091451.1的中国专利文献。如图1所示,该方案中V形架2设有支撑板21、挡板22和转轴23,支撑板21和挡板22通过销轴铰接在一起,支撑板21可绕挡板22一端旋转,支撑板21能够支撑在支座1上,也可折叠于支座1上。
上述技术中支撑板21和挡板22通过销轴铰接连成一体,支撑板21支点采用卡槽式结构,只能绕挡板22底部转轴翻转,由于自重大,容易脱落,可靠性不高,不便于人工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卷钢运输集装箱折叠承载鞍座,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易于翻转和操作,且不易脱离,可靠性较高。
本发明提供一种卷钢运输集装箱折叠承载鞍座,包括支座和设在所述支座上的至少一对V形架;所述V形架包括承载梁和支撑梁,所述支座上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承载梁底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支座铰接,所述支撑梁底端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支座铰接;所述支撑梁顶端与所述承载梁顶端插接配合,所述承载梁与支撑梁呈倒V形;每对所述V形架的承载梁均相对设置形成用于支撑柱状物体的V形卡持架。
本发明提供的卷钢运输集装箱折叠承载鞍座,运输卷钢时,承载梁与支撑梁均抬起,两V形架中两承载梁相邻设置且转动后能与支座形成V形卡持架,柱形货物放置于V形卡持架中受到限制作用无法滚动,运输一般干货如压块、袋装等散装货物时,承载梁与支撑梁均放下,承载梁旋第一转轴顺时针旋转,使支撑梁退出承载梁插槽,再将支撑梁顺时针旋转至水平位置,然后再逆时针旋转承载梁到水平位置,承载梁上平面与支座上平面平齐,满足一般干散货物运输要求;易于翻转和操作,且不易脱离,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折叠承载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折叠承载鞍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卷钢运输集装箱折叠承载鞍座,包括支座1和设在支座1上的至少一对V形架2;V形架2包括承载梁24和支撑梁25,支座1上设有第一转轴26和第二转轴27,承载梁24底端通过第一转轴26与支座1铰接,支撑梁25底端通过第二转轴27与支座1铰接;支撑梁25顶端与承载梁24顶端插接配合,承载梁24与支撑梁25呈倒V形;每对V形架2的承载梁24均相对设置形成用于支撑柱状物体的V形卡持架。
这里的相对设置,有两种含义,第一,两承载梁位置相邻,彼此靠近,第二,两承载梁在支起过程和平放过程中转动方向均相反,支起过程是从水平位置转动一锐角,形成支撑斜面的过程,两支撑斜面倾斜方向相反,这样能形成V形卡持架。
本发明提供的卷钢运输集装箱折叠承载鞍座,运输卷钢时,承载梁与支撑梁均抬起,两V形架相邻的两承载梁能与支座形成V形结构,能够对柱形货物的滚动起到限制作用,运输一般干货如压块、袋装等散装货物时,承载梁与支撑梁均放下,承载梁旋第一转轴顺时针旋转,使支撑梁25退出承载梁24插槽,再将支撑梁25顺时针旋转至水平位置,然后再逆时针旋转承载梁24到水平位置,承载梁24上平面与支座1上平面平齐,满足一般干散货物运输要求;使用时仅需要单独转动承载梁24和支撑梁25,相对于现有技术易于翻转和操作,由于插接位置更接近于承载部位,因此不易脱离,可靠性较高。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实现方式,支撑梁25顶端沿设有插隼3a,承载梁24顶端靠近支撑梁25的一侧设有插槽3b,插隼3a能卡设于插槽3b内。
本实施例中,支撑梁25呈平板状,插隼中心线31与支撑梁所在平面251之间的角度小于或等于90度。
优选方案一,插隼中心线31与支撑梁所在平面251之间的角度为0度。如图2所示,本方案中插隼3a沿支撑梁所在平面方向设置,插隼横截面呈半圆形,且插隼与支撑梁之间以及插槽内壁均采用过渡圆角,便于插隼与插槽的脱离。为了进一步稳定支撑梁与承载梁的连接结构,可在插隼上设穿设孔,在穿设孔中穿设定位销3c,用于定位承载梁。
优选方案二,如图3所示,插隼中心线31与支撑梁所在平面251之间的角度为90度。本方案中插隼3a为一垂直于支撑梁所在平面的销轴,插槽可卡设与销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69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