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加工薄壁类零件的工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26659.3 | 申请日: | 2013-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9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范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航鹄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工 薄壁 零件 工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加工薄壁类零件的工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如密封壳体这种在液压领域中广泛应用的密封件,由于其自身精度要求较高,其结构形状不利于传统夹具的装夹,并且该零件属于薄壁类零件,同时表面质量要求较高,因此传统的夹具无法满足其装夹,并且对于薄壁类零件其加工基准找寻较为困难,对于大批量的零件生产的势必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进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用于加工薄壁类零件的工装结构,不仅有效实现了对薄壁类零件的加工,同时加工基准找寻方便,大大提高了加工进度。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加工薄壁类零件的工装结构,包括同心夹套,位于同心夹套上同轴开有贯通孔及沉孔,于沉孔内同轴装置弹性夹套,芯轴的端部贯穿所述弹性夹套并同轴装置在所述贯通孔中。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同心夹套的外周设置凸缘;
弹性夹套采用橡胶材料制成,位于所述弹性夹套的内部开有锥形贯通开孔,所述锥形贯通孔锥面的角度α为30°±1°;
芯轴包括轴体,在所述轴体的外周延伸形成第一凸台及第二凸台,在所述轴体的圆心处还开有中心孔;
所述芯轴的轴体的直径与所述同心夹套上的贯通孔的孔径相等;
所述第一凸台的直径小于第二凸台的直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同心夹套的布置有效的实现了对待加工薄壁类零件的整体保护,保证待加工薄壁类零件在加工时径向方向不会受力,防止变形;弹性夹套的布置有效的实现了对待加工薄壁类零件的应力保护,由于弹性夹套具有较好的弹性,因此不易对零件表面产生损坏,同时不存在抵抗应力,并利用自身的弹性分解应力;芯轴的布置有效的实现了待加工薄壁类零件基准的转换,大大提高了薄壁类零件的加工进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同心夹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弹性夹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薄壁类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芯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与薄壁类零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同心夹套;2、弹性夹套;3、待加工薄壁类零件;4、芯轴;101、沉孔;102、贯通孔;103、凸缘;201、锥形贯通孔;301、斜面;302、阶梯孔;401、第一凸台;402、第二凸台;403、中心孔;404、轴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同心夹套1,如图1所示,在同心夹套1的外周设置凸缘103。位于同心夹套1上同轴开有贯通孔102及沉孔101,于沉孔101内同轴装置弹性夹套2,弹性夹套2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如图2所示,位于弹性夹套2的内部开有锥形贯通开孔201,锥形贯通孔201锥面的角度为30°±1°。如图4、图5所示,芯轴4的端部贯穿弹性夹套2并同轴装置在贯通孔102中。芯轴4包括轴体404,在轴体404的外周延伸形成第一凸台401及第二凸台402,在轴体404的圆心处还开有中心孔403。芯轴4的轴体404的直径与所述同心夹套1上的贯通孔102的孔径相等。第一凸台401的直径小于第二凸台402的直径。
本发明的具体装配过程如下:
如图3所示,待加工薄壁类零件3的具有斜面301,在所述待加工薄壁类零件3的内部设置阶梯孔302,首先将芯轴4的端部贯穿并伸出待加工薄壁类零件3,并使芯轴4的第二凸台402的端面与所述待加工薄壁类零件3的阶梯孔302的底面相抵接,如图5所示,然后在同心夹套1内部同轴装置弹性夹套2,将带有芯轴4的待加工薄壁类零件3的斜面301伸入弹性夹套2的锥形贯通孔201内并互为贴合,同时使芯轴4的端部伸入同心夹套1的贯通孔102内,由此实现了同心夹套1、弹性夹套2、芯轴4及待加工薄壁类零件3的同轴布置,然后将同心夹套1装置在机床上后,并以芯轴4的圆心为基准即可实现对待加工薄壁类零件3的加工。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发明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航鹄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航鹄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66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迷宫式分配器
- 下一篇:使用硅穿孔的集成电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