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点冒泡法的转速高齿识别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626201.8 | 申请日: | 2013-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8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 发明(设计)人: | 蒋文亮;侯学彦;王蔚茹;邱岩;胡江书;季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航空动力控制系统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P3/46 | 分类号: | G01P3/46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21406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点 冒泡 转速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点冒泡法的转速高齿识别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转速信号进行幅值放大调理;
B、通过A/D对调理后的信号进行高速采集;
C、通过实时比较A/D采集值和阈值电平的方式,将转速信号的波形识别出来,在波形识别过程结束时,通过比较采集点数和阈值点数的方式,判断识别波形是否有效;
D、将有效识别的波形的幅值提取出来,得到一个与波形幅值成正比的数值结果;
E、将幅值提取的数值结果保存下来,并且与上次保存的结果进行比较,如果大于前一结果超过Q%,Q%为高齿波形幅值大于普通齿波形幅值的最小阈值,则认为当前结果对应的波形可能是高齿波形,反之则认为不是高齿波形,将比较的结果也保存下来,
F、将当前的比较的结果,即第M+N+1个比较的结果,与第M+1个比较的结果进行判断,N为转速传感器的总的音轮齿数,M为自然数,假如二者都对应高齿波形,则确认当前的结果对应的是高齿波形。
2.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点冒泡法的转速高齿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A/D的采集频率至少要超过原转速信号最高频率的10倍。
3.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点冒泡法的转速高齿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中,识别的波形可以是正半周、负半周和全周。
4.如权利要求书3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点冒泡法的转速高齿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识别正半周时,其方法采用了如下步骤:
C1、设置正半周进入阈值电平、正半周退出阈值电平和识别有效阈值点数,
C2、当高速采集的数值连续若干个高于正半周进入阈值电平,则识别出转速电信号进入了正半周;当高速采集的数值连续若干个低于正半周退出阈值电平,则识别出转速电信号退出了正半周;
C3、检查正半周内的高速采集点数是否超过设置的识别有效阈值点数,如果超过的话说明波形宽度满足要求,则识别波形有效;如果没有超过的话说明波形宽度过窄,则识别波形无效。
5.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点冒泡法的转速高齿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D中,波形的幅值提取的方法为:将有效波形内高速采集的数值依照多点冒泡法从大到小排序,在有效识别过程结束时,将最大的若干个点的数值加起来得到一个与波形幅值成正比的数值结果。
6.如权利要求书1-5之一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点冒泡法的转速高齿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F中,比较结果的保存方式为先入先出方式,只同时存有N+1个结果。
7.如权利要求书6所述的一种基于多点冒泡法的转速高齿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F中,比较结果的保存方式为先入先出方式,只同时存有N+1个结果;当第M+N+1个和第M+1个比较的结果都为高齿波形,则可以确认当前波形为高齿波形,处理器由未识别状态进入识别状态;识别状态下只需要对第M+2N+1个结果进行再次确认即可维持识别状态,如果过程中出现高齿波形的比较结果,可认为是强干扰信号;一旦再次确认失败,处理器从识别状态返回未识别状态,重新开始识别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航空动力控制系统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航空动力控制系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62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