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OA阻性电流与CT容性电流联合监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625211.X | 申请日: | 2013-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2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徐青龙;邹铁;张曦;徐建波;周文华;侍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项丽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moa 电流 ct 联合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MOA阻性电流与CT容性电流联合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氧化锌避雷器阻性电流带电测试和电容式电流互感器或套管的容性电流在线监测是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重点关注的众多参数当中的两个。目前的做法是两类设备分开单独进行监测。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因其优越的非线性特性和通流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运行中的避雷器因内部受潮或长期承受运行电压及过电压作用下发生的老化等绝缘缺陷,都会导致避雷器交流泄漏电流中的阻性分量增加,从而加速老化过程。在雷雨季节前对避雷器进行阻性电流测试是保证氧化锌避雷器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然而如何在运行电压下对避雷器的阻性电流进行准确测量将直接决定我们对避雷器绝缘状况的准确评价。
据相关文献,影响避雷器阻性电流测试误差的来源主要来自电流取样回路和电压取样回路。电流取样回路的误差主要考虑三只避雷器之间的相互干扰,不考虑电流本身的测量精度;电压取样回路则主要考虑电压基准获取方面的误差,一是高压侧无并联压变,那么从低压侧压变抽取电压基准时应考虑主变接法、主变负荷及阻抗等因素;二是高压侧有并联压变,则测试误差主要由压变的特性决定。
现场运行的110kV等级电流互感器和高压套管大部分是电容型结构,对其进行绝缘监督的方式主要是例行试验的介损试验,测取试品的电容值和介损因素,根据相关数据的变化对绝缘状态作出评估。有将末屏结构进行改进的建议,其构想如附图1所示;在末屏和地之间串接电流表对接地电流进行监视,实现了电容量的在线监测。该构想的主要问题是串入的电流表的工作可靠性要相当的高,否则可能出现因电流表断路而导致一些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MOA阻性电流与CT容性电流联合监测系统,可以同时监测CT容性电流以及MOA阻性电流,并可以避开电压值的波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MOA阻性电流与CT容性电流联合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系统主机、与系统主机信号连接的软磁钳、与系统主机信号连接的电流互感器,软磁钳穿芯接入CT试品末屛接地端,电流互感器串接在MOA试品的连接电路上,系统主机包括对软磁钳和电流互感器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的信号调理单元、采集信号调理单元的输出信号的数据采集单元、与数据采集单元双向通讯的PC处理机。
优化地,所述的系统主机通过虚拟仪器平台进行搭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同时监测容性试品的电容电流以及避雷器的阻性电流,将电容电流和避雷器全电流的比值进行实时监控可以避开电压值的波动。对该联合监测系统进行完善,增加电流信号的采集通道,即可拓展更多设备的联合监测,有效解决现有单独监测系统存在的弊端,适于在电力系统中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对末屏结构进行改进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监测系统的线路框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监测系统中软磁钳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监测系统中系统主机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以下详细描述:
如附图2、附图3及附图4所示,一种MOA阻性电流与CT容性电流联合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系统主机、与系统主机信号连接的软磁钳1、与系统主机信号连接的电流互感器,软磁钳1穿芯接入CT试品末屛接地端,电流互感器串接在MOA试品的连接电路上,系统主机包括对软磁钳1和电流互感器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的信号调理单元、采集信号调理单元的输出信号的数据采集单元、与数据采集单元双向通讯的PC处理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52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