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扭转跨越式静态混合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24960.0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1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平;田新娜;肖友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5/00 | 分类号: | B01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转 跨越 静态 混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流体混合装置,具体地说是用于SCR系统反应器前的流体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如何降低柴油机烟气中氮氧化物(NOx)的含量已成为全球的热点问题。采用SCR技术脱硝率可达80%以上,其原理是向烟气中喷入的还原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NOx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因而,应用SCR技术首要考虑的问题是还原剂与烟气的掺混问题,为此,很多SCR系统在反应器前的管路内都安装了静态混合器。
现有的静态混合器,达到理想的混合效果时,所需的混合器长度较长,从而产生的压力损失较大,如SK型静态混合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用于SCR反应器前还原剂与烟气的掺混的扭转跨越式静态混合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扭转跨越式静态混合器,其特征是:包括固定在用于混合的管道内的扭转叶片,扭转叶片有N条,每条扭转叶片的轮廓线包括上方的弧线部分、下方以及两端的线段部分,扭转叶片之间通过各自下方的线段部分连在一起,上方的弧线部分包括4段弧线,两段相邻的弧线连接处形成弧形槽,弧线部分整体沿管道进口左旋或右旋,弧线部分在径向平面的投影角度=180°/N,N条扭转叶片之间与管道内壁形成N个圆周均布的螺旋流道。
本发明还可以包括:
1、弧线部分的4段弧线形状相同,所述的N个螺旋流道形状相同。
2、所述的扭转叶片为4条,扭转叶片的旋向为右旋,扭转叶片的横断面是矩形或曲线形,4个扭转叶片整体的轴线与管道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的静态混合器因扭转叶片在弧线的连接处形成了弧形槽,这不仅降低了混合器的压力损失,同时,流体在弧形槽处汇聚、碰撞、并被重新分流,从而使流体混合均匀,达到同样的混合效果,所需的混合器长度更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位于用于混合的管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径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混合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实施方式1:
结合图1~3,本发明其轴线与管道1的轴线重合,由固定件2夹住混合器固定于管道1内壁。混合器为耐高温,耐腐蚀的金属或非金属。混合器是由数条相同的扭转叶片3按其旋转轴心连接,形成具有一定导程和旋向的螺旋体。扭转叶片3的横断面是矩形或曲线形。扭转叶片3的外沿轮廓线是由数条相同的弧线4连接组成,扭转叶片3在弧线4的连接处形成弧形槽5,每条弧线4的起点至终点在径向平面的投影角度与扭转叶片3的条数之间满足关系式:投影角度=1800/扭转叶片的条数。数条相同的扭转叶片3之间与管道1内壁形成了数个圆周均布且相同的螺旋流道。扭转叶片3的旋向是左旋或右旋。
流体流经扭转跨越式静态混合器时,首先进入各螺旋流道内流动,当遇到第一个弧形槽5时,一部分流体继续沿原螺旋流道流动,而另一部分流体将跨越弧形槽5进入相邻的螺旋流道,与相邻螺旋流道内的流体发生碰撞、汇聚,这样,在此圆周上的数个弧形槽5处流体被重新分流、碰撞,进行混合。当流体继续向前行进,通过之后的弧形槽5,不断被重新分流与汇聚,最终将混合均匀。
实施方式2:
扭转跨越式静态混合器放置于管道1内,其中心轴线与管道1的轴线重合,由固定件2夹住混合器固定于管道1内壁。扭转跨越式静态混合器是由4条相同的扭转叶片3按其旋转轴心连接,形成具有一定导程和旋向的螺旋体。4条扭转叶片3之间与管道1内壁形成了4个圆周均布且相同的螺旋流道。扭转叶片3为右旋,其横断面是矩形,如图2所示。每条扭转叶片3的外沿轮廓线是由4条相同的弧线4连接组成,并在弧线4的连接处形成弧形槽5,每条弧线4的起点至终点在径向平面的投影角度为45度。扭转叶片的螺旋角为37度。
当流体流经扭转跨越式静态混合器时,首先进入各螺旋流道内流动,当遇到第一个弧形槽5时,一部分流体继续沿原螺旋流道流动,而另一部分流体将跨越弧形槽5进入相邻的螺旋流道,与相邻螺旋流道内的流体发生碰撞、汇聚,如图3。这样,在此圆周上的4个弧形槽5处流体被重新分流、碰撞,进行混合。当流体继续向前行进,通过之后的8个弧形槽5,不断被重新分流与汇聚,最终将混合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49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