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品集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24856.1 | 申请日: | 200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8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岩崎泰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利安机械工业(日本)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B35/44 | 分类号: | B65B35/44;B65B35/54;B65B35/46;B65B35/40;B65B6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品 集聚 装置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9年3月12日、申请号为200980109269.0、发明名称为“产品集聚装置”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照预定个数集聚从产品供给机构依次供给的产品,并按照该预定个数依次向下一个工序搬出的产品集聚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产品集聚装置中,采用如下结构:在无接头状的旋转传送带的外周面隔开预定间隔立设有多个叶片部件,在邻接的叶片部件之间形成产品收纳部,通过该旋转传送带的驱动,邻接的叶片部件间的产品收纳部与产品供给机构的产品供给部依次相对,由此将各产品从产品供给机构一个一个地收纳在各产品收纳部中,在预定个数的产品向搬出区域移动的阶段,搬出到下一个工序(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在这种现有的产品集聚装置中,无法使邻接的叶片部件的间隙宽度随机应变地应对对象产品,基于对象产品的规格,当想要变更邻接的叶片部件的间隙宽度时需要变更装置整体的结构,缺乏通用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25121号公报
如上所述,在现有的产品集聚装置中,构成为向邻接的叶片部件间供给产品,按照预定个数集聚产品,无法使邻接的叶片部件的间隙宽度随机应变地应对对象产品,缺乏通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一点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对象产品的规格发生变更,也能够通过一部分结构的变更予以应对的具有通用性的产品集聚装置。
本发明作为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案,技术方案1的发明,其具备使从产品供给机构依次供给的产品集聚的集聚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集聚机构具备:旋转部件,其具有与从上述产品供给机构供给的产品接触的产品接触面;和引导部件,其设置于该旋转部件,通过上述旋转部件的旋转使产品从上述产品接触面沿着相对于该产品接触面大致垂直的方向移动。
通过这样构成,当产品依次从产品供给机构以与旋转部件的产品接触面接触的方式供给时,旋转部件依次旋转,将产品沿着引导部件从旋转部件的产品接触面朝向相对于该产品接触面大致垂直的方向移动而集聚。
技术方案2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上述引导部件由叶片状或棒状部件构成,上述叶片状或棒状部件构成为其一端固定于上述旋转部件的产品接触面的外周端,且从该一端朝向相对于上述产品接触面大致垂直的方向呈螺旋状延伸。
通过这样构成,产品被供给至旋转部件的产品接触面和叶片状或棒状部件之间的最大间隙部位,与旋转部件的产品接触面接触,当旋转部件沿着与从叶片状或棒状部件的一端向另一端螺旋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产品以被引导至旋转的叶片状或棒状部件的方式从产品接触面沿着相对于该产品接触面大致垂直的方向移动。
技术方案3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的发明中,上述旋转部件以供产品跨越产品接触面的方式配置有一对。
通过这样构成,产品以跨越各旋转部件的产品接触面的方式接触,当各旋转部件旋转时,以将产品引导至各旋转部件的引导部件的方式使该产品从各旋转部件的产品接触面沿着相对于该产品接触面大致垂直的方向移动。
技术方案4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发明中,上述产品集聚装置具备保持机构,上述保持机构按照预定个数来保持被具备上述引导部件的旋转部件集聚的产品。
通过这样构成,预定个数的产品被保持机构保持并被移动。
技术方案5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发明中,上述产品供给机构配置成从该产品供给机构供给的产品供给方向相对于上述旋转部件的产品接触面呈锐角状交叉。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利用旋转部件的产品接触面接住从产品供给机构供给的产品。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当产品依次从产品供给机构以与旋转部件的产品接触面接触的方式供给时,旋转部件依次旋转,将产品沿着引导部件从旋转部件的产品接触面向相对于该产品接触面大致垂直的方向移动而集聚,因此即使对象产品的形状发生变更,只要变更引导部件的结构即可,通用性优异。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由于引导部件由沿着相对于旋转部件的产品接触面大致垂直的方向螺旋状延伸的叶片状或棒状部件构成,所以构造简化。此外,在对象产品的形状特别是厚度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只要变更旋转部件的产品接触面和叶片状或棒状部件之间的最大间隙宽度等即可,能够以简单的变更加以应对。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能够以更稳定的状态使产品从各旋转部件的产品接触面沿着相对于产品接触面大致垂直的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利安机械工业(日本)株式会社,未经奥利安机械工业(日本)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48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氧化钨光触媒纸基竹凉枕
- 下一篇:全自动走台硅胶丝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