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大角度翻转的飞机舱门快卸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24854.2 | 申请日: | 2013-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0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贾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C1/14 | 分类号: | B64C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角度 翻转 飞机 舱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舱门结构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大角度翻转的飞机舱门快卸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舱门的开启角度都远小于180°,通常采用一般形式的铰链臂或摇臂以及合理位置布置就可以满足此类角度的开启要求。由于舱门开启初始阶段(例如0°~90°)是使用外力驱动实现的,驱动机构与摇臂之间存在运动干涉问题,因此铰接形式的舱门都无法做到直接翻转180°或者接近180°的大角度。在实际工程中,在舱门开启后阶段(例如90°~180°)需将舱门与驱动源连接机构断开,如果要采用单独的铰链臂或摇臂结构无法做到这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无需驱动源作用的状态下,快速将舱门与驱动源连接机构的连接断开,改变舱门的转轴,实现大角度翻转的飞机舱门快卸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实现大角度翻转的飞机舱门快卸机构,其包括快卸手柄、销轴、拉杆、连杆,快卸手柄通过其中部的耳片与连杆一端铰接,连杆另一端与穿过舱门主体的拉杆相连,所述销轴设置在舱门大摇臂与舱门主体的连接孔内,并通过连接片与拉杆相连。
舱门主体另一侧的拉杆末端设置有复位弹簧。
所述拉杆为由若干连接杆通过单双耳拼接而成。
所述连接杆的单耳接头上设置有用于调整同轴度的关节轴承。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一套简单易操纵的拉杆机构使舱门在无需驱动源作用的状态下,能够快速将舱门与驱动源连接机构的连接断开,改变舱门的转轴从而实现更大角度的翻转。由于复位弹簧的作用,快卸装置可以通过压缩弹簧产生的回复力自行复位到初始位置。销轴连接形式简单易于脱开,拉杆接头通过关节轴承调整多段组件之间的轴向同轴度,避免了整段细长杆加工的难题,提高了工艺性和可维护性。本发明飞机舱门快卸机构固定可靠,布局合理,安装、拆卸方便。安装在某飞机舱门上,解决了飞机在地面装载时舱门翻起角度影响快速装载的问题,保证了飞机装载性能和使用要求,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实现大角度翻转的飞机舱门快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拉杆连接杆之间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舱门主体与机身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快卸机构开启状态示意图,
其中,1-手柄机构,2-连杆,3-舱门摇臂,4-舱门,5-复位弹簧,6-快卸弹簧销,7-双耳接头,8-单耳接头,9-关节轴承,10-第一连接点,11-第二连接点,12-第三连接点,13-第四连接点,14-驱动连杆,15-销轴,16-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其是本发明可实现大角度翻转的飞机舱门快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飞机舱门快卸机构包括快卸手柄、销轴、拉杆、连杆,快卸手柄通过其中部的耳片与连杆一端铰接,连杆另一端与穿过舱门主体的拉杆相连,所述销轴设置在舱门大摇臂与舱门主体的连接孔内,并通过连接片与拉杆相连。
舱门主体另一侧的拉杆末端设置有复位弹簧。当快卸机构运动行程达到预定行程之后,复位弹簧被压缩,松开快卸手柄后,快卸机构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能够快速回复到初始状态。
参考图2,所述拉杆为由若干连接杆通过单双耳拼接而成。采用分段杆件连接形式,解决了细长杆加工的难度,使得安装、拆卸以及维护更方便。
所述连接杆的单耳接头上设置有用于调整同轴度的关节轴承。此结构形式降低了整体同心度要求,使得快卸机构易于安装且工作时在舱门孔中的运动更为流畅,减少卡滞的危险。
舱门主体与各部件的连接关系如附图3所示,第一连接点为舱门大摇臂与机身接头的铰接点,第二点为舱门与大摇臂的铰接点,第三点为销轴、舱门与大摇臂的连接,第四点为驱动机构与大摇臂的铰接点。在工作过程中,参与工作的连接点个数不同,详细可见下面文字。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当舱门从关闭状态到达90度开启状态时(即舱门垂直地面),首先拔出位于拉杆上的快卸弹簧销6,拉动手柄1,手柄转角通过连杆2转换为拉杆组件的水平运动。当拉杆运动到开启行程时,位于尾部的复位弹簧5处于压缩状态。此后将舱门4向外推,手柄1不再施加力,则快卸装置在弹簧力作用下自动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48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转运线路板薄板的猪笼架
- 下一篇:一种船舶推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