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绝缘油色谱全密封取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24710.7 | 申请日: | 2013-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6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任晓丽;于渊;王飞行;张丹灵;肖克芳;张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白银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0 | 分类号: | G01N3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9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油 色谱 密封 取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设备的配套装置,具体地说是对变压器油进行绝缘油色谱分析的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规定:从设备中取油样的全过程应使用100ml玻璃注射器在全密封的状态下进行,油样不得与空气接触。
″取油样″是整个色谱分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色谱取样虽使用的是密封良好的玻璃注射器,但由于整个取样过程完全暴露在空气中,无法实现全密封取样,影响了色谱分析准确性,特别影响对于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测试结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色谱取样无法实现全密封取样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密封良好、适合不同充油设备的色谱取样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该装置主要有:有阀体、开启杆、前置接头、端盖、旋转手柄、观察窗、排油嘴、取油嘴组成。所述阀体,由上下同一轴线上连通的前阀体和后阀体构成;端盖与后阀体的端部活动连接;开启杆位于阀体内腔的轴心线处;旋转手柄的下端与开启杆的上端固定一起,旋转手柄并能带动开启杆旋转;前置接头的上端与前阀体活动连接;前置接头的下端与充油设备放油阀门活动连接;前阀体和后阀体相接处,设有观察窗、取油嘴和排油嘴,观察窗用于观察阀体内的油位,能自由安装、拆卸;排油嘴用于排除阀体内的空气,取油嘴用于油样的采取。
端盖与后阀体的端部之间装有衬套及橡胶垫圈;前置接头的与前阀体之间活动连接处设有橡胶垫圈。
前置接头、阀体、旋转手柄及开启杆,均为黄铜材料。
具体操作使用方法如下:
1、取样时,取下被试设备放油阀上的防护帽,按放油阀螺丝规格选择取样器的前置接头,继而在前置接头内装入密封橡胶垫圈,并旋在前阀体螺丝上。
2、将组装好的取样装置旋于取样设备的放油阀门上。
3、在取样装置阀体取油嘴上套以相应的连接管,并在管的另一端头接上取油样的注射器。
4、操作旋转手柄,放松被取样设备放油阀门的堵头,使油缓缓流出,透过观察窗观察,当油充满阀体后,拧开取样装置上的排油嘴,排净空气,经取样装置取样嘴采取合适的油量。
本发明之绝缘油色谱全密封取样装置,可在设备带电运行及停电的情况下,对充油设备进行全密封色谱取样,避免油样与空气接触,提高了色谱分析的准确性,降低了测试误差,为色谱分析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为适应不同充油设备的色谱取样,可通过制作成不同大小的前置接头而完成取样。该取样装置,安装方便,密封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取样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置接头,2A橡胶垫圈,2B橡胶垫圈,3前阀体,4观察窗,5排油嘴,6后阀体,7端盖,8旋转手柄,9衬套,10开启杆,11取油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显示本实施例之取样装置的整体结构(加工制作图)
该实施例之取样装置,主要由阀体、前置接头1,橡胶垫圈2A,橡胶垫圈2B,观察窗4,排油嘴5,端盖7,旋转手柄8,衬套9,开启杆10,取油嘴11组成。
所述阀体,由上下同一轴线上连通的前阀体3和后阀体6构成。前阀体3和后阀体6相接处,设有观察窗4、取油嘴11和排油嘴5。观察窗4用于观察阀体内的油位,排油嘴5用于排除阀体内的空气,取油嘴11用于油样的采取。
前置接头1的下端与充油设备放油阀门活动连接,前置接头1的上端与前阀体3螺纹连接;开启杆10与旋转手柄8固定连接并能进行360°旋转;旋转手柄8端部装有衬套9及橡胶垫圈2B。橡胶垫圈2A装在前置接头内,橡胶垫圈2B装在端盖7及衬套9内,主要起密封作用;开启杆10位于阀体内腔的中心线处,端盖7端盖与后阀体的端部活动连接,用于固定旋转手柄8及开启杆10,旋转手柄8与开启杆10配合运动,用于开启设备放油阀螺丝。
前置接头、前后阀体、旋转手柄及开启杆、观察窗均可自由拆卸、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白银供电公司,未经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白银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47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