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豆营养餐条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623867.8 | 申请日: | 2013-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3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海珍 |
| 主分类号: | A21D13/08 | 分类号: | A21D13/08;A23L1/29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461700 河南省许昌***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豆 营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营养餐条,隶属于糕点类食品,尤其是在面粉中加入红豆全粉进行制作的一种糕点。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营养意识逐步提高,膳食结构的合理性、平衡性有了根本变化,人们对食物要求已以“精益求精”变成粗细搭配,多元营养。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会加重肠胃负荷,膳食不平衡,健康天平就要倾斜。所以均衡人体营养是保持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则。杂粮具有特殊的营养功效,是最天然的养生品,可以为人体提供多种不同的营养,对人体营养均衡是十分有益的,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红豆又名红小豆、饭豆、米豆、赤小豆。红豆富含淀粉,因此又被人们称为“饭豆”,它具有利小便、消胀、除肿、止吐的功能被李时珍称为“心之谷”。红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高营养、多功能的杂粮。红豆主产于广东、广西、江西等地,煮熟后会变得非常柔软,而且有着不同寻常的甜味,风味相当强。红豆原产于中国,由于具有医疗效用,数千年来一直将它加入米饭及汤里食用。也由于它们的甜度,所以红豆在东方甜食里是一种常见的材料。
红豆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高,宜与谷类食品混合成豆饭或豆粥食用,一般做成豆沙或作糕点原料。红豆不仅是美味可口的食品,而且是医家治病的妙药。中医学认为,红豆气味甘、酸、平、无毒,有化湿补脾之功效,对脾胃虚弱的人比较适合,在食疗中常被用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及消暑、解热毒、健胃等多种用途。
经过调查,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门使用红豆作为原料制作糕点的产品。基于以上原因,研发制作在面粉中添加红豆全粉的红豆营养餐条,制作一种全新的、快捷的主食类食品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红豆营养餐条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红豆全粉根据一定比例添加到面粉中,再和其它一些辅料混合,经过食品机械成型,烘焙而制作的一种主食类糕点食品。有效利用了红豆的营养成分,为人们食用和补充红豆的营养成分提供了一种方便的载体,以达到均衡人体营养的功效。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红豆碾磨成可通过100目的细粉状即全粉,储存在15℃以下的环境中。生产时把红豆全粉、面粉、食用油、奶粉、鸡蛋、糖、盐、泡打粉、改良剂按比例混合、成型并烘焙成成品。其配方是:红豆全粉15﹪、面粉55%、其它30%(包括:食用油、奶粉、鸡蛋、糖、盐、泡打粉、改良剂,其中每一种的添加数量可以根据口味和气温情况灵活调整)。加水数量以面团硬度适合压面机工作为准,不包含在配方中。
生产工艺为:混料和面、一次压面、二次压面、刷油、卷面、拉伸、挤压成型、静置、烘焙、充氮包装。
生产工艺参数:
产品的感官标准:红豆营养餐条表面为金黄色,色泽正常、无异味、异嗅、无肉眼可见杂质,外形整齐,无霉变,无糖粒,无粉块。
本发明红豆营养餐条的有益效果是:为中国的食品行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产品,为老百姓提供了一种营养好吃,可以每天食用的美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红豆营养餐条的多层条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
产品生产和生产工艺主要遵守GB20977-2007《糕点通则》,同时,应用以下标准:
GB/T5009.11-2003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5009.11-2003《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 细菌总数测定》。
首先把小麦粉(高筋粉、低筋粉各50%)55%、红豆全粉15%和总量30%的食用油、鸡蛋、奶粉、糖、盐、泡打粉、改良剂、混合均匀,加水,用搅拌机和成面团,然后把面团放在温度40℃、湿度60﹪静置10分钟。把静置好的面团送入压面机进行两次压面,然后用自动成型机完成刷油、卷面、拉伸、挤压成型,表面再次自动刷上鸡蛋液,接着送入静置醒发区,静置醒发时间为30分钟,完成静置醒发后送入烤箱烘烤。烘烤温度为上火220℃、底火200℃,时间为20分钟出炉,出炉后放置周转箱冷却至室温,最后进行充氮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海珍;,未经李海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38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抹茶绿豆酥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桔子营养餐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