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刻蚀后硅片外观的扩散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622663.2 | 申请日: | 2013-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8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光隆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18 | 分类号: | H01L31/18;C30B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4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刻蚀 硅片 外观 扩散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改善刻蚀后硅片外观的扩散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多晶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工序为制绒、扩散、湿法刻蚀、PECVD镀膜、印刷正极和测试分选。扩散过程中采用背靠背扩散,硅片正面及边缘同时扩散上磷形成N型硅。PN结的正面所收集到的光生电子会沿着边缘扩散有磷的区域流到PN结的背面,而造成短路。此短路通道等效于降低并联电阻。同时,由于在扩散过程中氧的通入,在硅片表面形成一层二氧化硅,在高温下POCl3与O2形成的P2O5,部分P原子进入Si取代部分晶格上的Si原子形成n型半导体,部分则留在了表层SiO2中形成磷硅玻璃,表层P 原子浓度最大,多出来的不活泼磷原子处于晶格间隙位置,会引起晶格缺陷,增加了电子复合的几率,降低了光生电子的利用率,降低了电池片转换效率,这层P 原子最大的区域称为“死层”。
磷硅玻璃(PSG)的存在容易导致下列问题:1) 使硅片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受潮,导致电流的降低和功率的衰减。2) 死层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发射区电子的复合,会导致少子寿命的降低,进而降低了Voc和Isc。3) 磷硅玻璃的存在使得PECVD后产生色差。
湿法刻蚀的主要目的就是将硅片边缘扩散的N层去除以形成PN结,同时去除硅片表面的磷硅玻璃层。其利用HNO3酸、HF酸及H2SO4酸的混合液体对扩散后硅片下表面和边缘进行腐蚀,去除边缘的N型硅,使得硅片的上下表面相互绝缘;利用HF酸溶液对扩散后硅片上表面的磷硅玻璃进行去除。在利用HNO3酸、HF酸及H2SO4酸的混合液体对硅片下表面及边缘进行刻蚀时,由于PSG是亲水性的,上表面亲水的PSG很容易将溶液吸附到上表面,造成过刻而出现“黑边”,黑边片在镀膜时会产生色差,导致成品降级。人们从刻蚀工序着手,对刻蚀液面稳定性进行改善,以期解决黑边问题,但至今仍未找到有效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改善刻蚀后硅片外观的扩散工艺,有效解决了常规扩散工艺导致硅片刻蚀后产生黑边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善刻蚀后硅片外观的扩散工艺,包括升温、稳定温度、预氧化、恒温沉积、推结和冷却步骤,所述推结为变温有氧推结,其中:
升温:硅片进炉后由780℃升至830℃,时间8min,仅通大N2;
稳定温度:在830℃稳定3min,仅通大N2;
预氧化:在830℃对硅片进行3min的预氧化,O2比例以体积百分计为15%;
恒温沉积:在830℃对硅片进行10min的沉积,通入大N2、O2和小N2 的混合气体,小N2比例以体积百分计为15%;
变温有氧推结:沉积结束后停止通小N2,温度由830℃降至815℃,通入大N2、O2进行杂质再分布,控制时间在15min,O2比例以体积百分计为15%;
冷却:将温度降至780℃,时间10min,仅通大N2。
所述的大N2用于保持炉管的压力,防止外界气体进入,同时起混合反应气体的作用;所述的小N2主要用来携带POCl3磷源,参与沉积反应。
从所周知,在吸杂的过程中杂质的释放和扩散要求吸杂温度不能过低,如果温度过低则不利于杂质的溶解和扩散;而吸杂的驱动力—杂质的分凝又要求吸杂温度不能过高,如果温度过高则不利于杂质分凝到吸杂区域,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吸杂有一个最佳的吸杂温度(即推结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光隆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光隆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26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