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料烘干机械的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621833.5 | 申请日: | 2013-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7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李梅;刘兴勇;时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之林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3/02 | 分类号: | F26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料 烘干 机械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加工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料烘干机械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颗粒状物料进行干燥,普遍利用流动的热空气吹拂颗粒状物料,通过高速流动的热空气带走物料中所含的水分,现有技术普遍采用滚筒式或传送带式物料烘干设备,来实现烘干物料的目的。但是现有技术存在占地面积大,对含水量较大或颗粒体积较大的物料烘干存在烘干不彻底,烘干不均匀,需要反复烘干,耗能较高等技术问题。为解决这种技术问题,需要出现一种使用方法简单,使用的产品结构简单,强度高且烘干效率高、能耗较低、占地面积较小,结构紧凑的一种物料烘干机械的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用方法简单,使用的产品结构简单,强度高且烘干效率高、能耗较低、占地面积较小,结构紧凑的一种物料烘干机械的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料烘干机械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A、首先将送风管一端与风机出风口固定连接,开启风机电源,使风机将气流吹进送风管,开启电热丝外部电源,使电热丝通电加热气流;
B、开启左侧传送带、右侧传送带及传递输送带环形带驱动机构电源,使左侧传送带、右侧传送带及传递输送带转动;
C、打开进料门,倒入颗粒物料,使颗粒物料落入右侧传送带最上部传送带依次传送至最底部右侧传送带,由最底部右侧传送带将颗粒物料传送至传递输送带上,由传递输送带将物料向上传递,输送至左侧传送带最上部左侧传送带,依次传送至最底部左侧传送带;
D、打开出料门,使完成烘干作业的物料由最底部左侧传送带漏出。
本发明使用方法使用的一种物料烘干机械,包括送风管、烘干室、左侧传送带、右侧传送带、出风口及防雨罩,其中,所述送风管内腔设置有电热丝,电热丝固定连接在送风管内壁上,电热丝的数量为两组与外部电源电连接,送风管下部焊接固定有送风管支柱,送风管的一端与外部风机固定连接,另一端焊接固定有烘干室,烘干室上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料门合页,进料门合页上设置有进料门,进料门以进料门合页为圆心在0—90度之间转动,烘干室下部靠近送风管的位置设置有出料门合页,出料门合页上设置有出料门,出料门以出料门合页为圆心在0—90度之间转动,烘干室内腔靠近送风管位置水平设置有多条左侧传送带,多条左侧传送带自上而下依次排列彼此相互平行,相邻两条左侧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反,左侧传送带包括环形带以及能够驱动环形带运行的环形带驱动机构,环形带上设有网孔,多条左侧传送带一侧设置有传递输送带,传递输送带呈45度角设置,传递输送带包括环形带以及能够驱动环形带运行的环形带驱动机构,环形带上设有网孔,传递输送带逆时针环形转动,传递输送带一侧进一步水平设置有多条右侧传送带,多条右侧传送带自上而下依次排列彼此相互平行,相邻两条右侧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反,右侧传送带包括环形带以及能够驱动环形带运行的环形带驱动机构,环形带上设有网孔,烘干室下部设置有烘干室支柱,多条右侧传送带一侧的烘干室管壁向上90度折弯,形成出风口,出风口上部进一步设置有防雨罩,防雨罩与出风口焊接固定,出风口一侧管壁外侧焊接固定有出风管支柱。
本发明的优点为,使用方法简单,使用的产品结构简单,强度高且烘干效率高、能耗较低、占地面积较小,结构紧凑。具体为:
本发明首先将送风管一端与风机出风口固定连接,开启风机电源,使风机将气流吹进送风管,开启电热丝外部电源,使电热丝通电加热气流,开启左侧传送带、右侧传送带及传递输送带环形带驱动机构电源,使左侧传送带、右侧传送带及传递输送带转动,打开进料门,倒入颗粒物料,使颗粒物料落入右侧传送带最上部传送带依次传送至最底部右侧传送带,由最底部右侧传送带将颗粒物料传送至传递输送带上,由传递输送带将物料向上传递,输送至左侧传送带最上部左侧传送带,依次传送至最底部左侧传送带,打开出料门,使完成烘干作业的物料由最底部左侧传送带漏出,进而达到烘干效率高、能耗较低、占地面积较小,结构紧凑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送风管 2、电热丝 3、烘干室 4、左侧传送带
5、进料门合页 6、进料门 7、右侧传送带 8、防雨罩
9、出风口 10、出风口支柱 11、烘干室支柱 12、传递输送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之林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之林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18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