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生物酶驱油剂及驱油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620798.5 | 申请日: | 2013-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4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 发明(设计)人: | 段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奈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8/58 | 分类号: | C09K8/58;C09K8/584;C09K8/588;E21B43/22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 地址: | 528403 广东省中山市火***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生物酶 驱油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用化学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生物酶驱油剂及驱油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陆上油田采出液中含水高达92-95%。按国际标准,采出液中含水达到97%时,即无任何经济效益。但是二次采油只能采出地下原油的20%左右。因此,石油工业中普遍进行三次采油,即化学驱油。但是现有驱油剂,通常只追求超低界面张力,不注重油藏地质特征及原油物性条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生物酶驱油剂及驱油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生物酶驱油剂,包括生物酶22%-30%、葡萄糖苷15%-30%、聚氧乙烯醚10%-16%、烷基糖苷0.1%-0.3%和双季铵盐13%-24%,水余量。
优选地,所述生物酶包括蛋白质复合酶NOYEES,生物活性物BIO-P和BIO-A的重量分数比为2.5:4:3.5。
一种高效生物酶驱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容器;
(2)按权利要求1中的有效成份备料并投入容器内进行充分搅拌;
(3)把搅拌后的溶液经旋风分离装置处理后放入冷藏箱进行冷藏;
(4)经5小时后把溶液取出通过真空泵向地层注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产率增加,工序节省,操作、控制、使用的简便。生物酶是由生物体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通过诱导和自发渗吸作用进入微观孔道,清洗、剥落、油膜,洁净油砂,降低原油与岩石的亲和力。生物酶制剂具有非常高的剥离固体粒子表面碳氢化合物(油)的能力,其作用过程是一种生物化学催化反应,能够快速的把碳氢化合物和它的附着物分开。当生物酶制剂被注入地层后,利用其本身的生物酶等多种成分特有性能,解除各种堵塞,疏通干净多条渗流孔道,诱导、激活、聚并成油流带,驱替干净生物酶制剂所波及区域的油,同时改善稳定产油口袋的岩石性能,通过解堵和诱导驱替双重作用尽可能激活油井最大效能。也就是说:通过生物酶制剂的作用,使近井堵塞区域的渗流效率大大提高,使油井产油口袋(近井地带)尽可能长的时间里,不断保持充分且畅通的油流和丰富储油量,发挥油井开采的最大产能,利用生物酶及其活性物质的激活催化作用,促进化学作用快速进行,多种活性物质快速将油垢从堵塞处剥离、降解稀释;剥落和解除堵塞的垢质经降解、降粘稀释后同其它分散油快速聚并,形成稀释油墙,油流带;其中包括将乳化的死油和中断的死油诱导聚并形成连续的稀软油流带,通过孔喉。其在石油开采领域的应用目前主要体现在:用于驱油,提高原油采收率;可应用于地层压力、孔隙度、渗透率良好,同层邻井产量较高,而自身产量低的井,利用生物酶可以打开新的出油通道,使该井达到或接近同层邻井的产量。可用于三次采油以后,用以解决在产量大幅度下降后,剩余油的采出问题。可应用于因长期注含油污水造成地层堵塞,注水困难的注水井,注入生物酶制剂后,可以降低注水压力,提高注水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生物酶22克、葡萄糖苷15克、聚氧乙烯醚10克、烷基糖苷0.1克和双季铵盐13克,水余量。上述组分按比例投入容器中后经旋风分离装置处理及冷藏处理后,通过真空泵注入地层。
实施例2
生物酶25克、葡萄糖苷22克、聚氧乙烯醚14克、烷基糖苷0.2克和双季铵盐20克,水余量。上述组分按比例投入容器中后经旋风分离装置处理及冷藏处理后,通过真空泵注入地层。
实施例3
生物酶30克、葡萄糖苷30克、聚氧乙烯醚16克、烷基糖苷0.3克和双季铵盐24克,水余量。上述组分按比例投入容器中后经旋风分离装置处理及冷藏处理后,通过真空泵注入地层。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奈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奈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07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漆添加剂
- 下一篇:一种汽车外用紫外光固化涂料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