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轿车子午线轮胎的黑胎侧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20708.2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5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尤晓明;李洋;刘国华;张兰鹏;葛汝海;燕纪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永泰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28 | 分类号: | C08L23/28;C08L23/16;C08L9/06;C08K13/02;C08K3/22;C08K5/09;C08K3/04;C08K5/375;C08K3/0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汝瑜 |
地址: | 25733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轿车 子午线 轮胎 黑胎侧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轮胎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轿车子午线轮胎的黑胎侧胶。
背景技术
半钢子午胎是指胎体帘线与胎冠中心呈90 °角或接近90 °角排列并以带束层箍紧胎体的充气轮胎。半钢子午胎的胎面部位部分或全部采用钢丝帘线作为补强材料,胎体采用尼龙、聚酯等纤维材料的子午线轮胎。轿车半钢子午胎包括胎面、冠带层、带束层、胎侧、子口耐磨胶、胎体、气密层、胎圈、三角胶、子口护布。轿车半钢子午胎结构特点为胎面一般采用单一胶料,可不做分层设计;在带束层上增加一至两层纤维冠带层,提高轮胎高速性能;胎侧柔软,耐曲挠疲劳性及抗光老化性能好;无内胎设计,气密层要求有极低的透气性;为提高胎圈区的刚性,采用大而硬的三角胶蕊。
轿车半钢子午胎具有以下特点:1、高速;2、节油;3、耐磨;4、乘坐舒适;5.操纵
稳定;6、低噪音。
当轮胎的行驶速度高时,胎面与地面间的蠕动很小,牵引力和侧向力较高,因此要求胎面胶要具有较高的硬度、较好的耐磨性、牵引性、较低的滚动阻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轿车子午线轮胎的黑胎侧胶,该黑胎侧胶耐磨、耐老化、耐刺扎、抗干湿滑、具有较低的滞后损失。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轿车子午线轮胎的黑胎侧胶,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配比组成:
氯化丁基橡胶 22~30份
三元乙丙橡胶 18~20份
丁苯橡胶 5~12份
氧化锌 1~3份
硬脂酸 1~5份
炭黑N550 40~50份
石蜡油 10~12份
石蜡 1.0~1.5份
烷基苯酚二硫化物 1.0~1.3份
硫黄 0.5~1.0份。
所述轿车子午线轮胎的黑胎侧胶,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配比组成:
氯化丁基橡胶 23.5份
三元乙丙橡胶 18.2份
丁苯橡胶 6.2份
氧化锌 1.5份
硬脂酸 2.5份
炭黑N550 43.5份
石蜡油 11.2份
石蜡 1.1份
烷基苯酚二硫化物 1.2份
硫黄 0.6份。
所述轿车子午线轮胎的黑胎侧胶,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配比组成:
氯化丁基橡胶 27.8份
三元乙丙橡胶 19.2份
丁苯橡胶 8.7份
氧化锌 2.1份
硬脂酸 3.8份
炭黑N550 46.3份
石蜡油 10.8份
石蜡 1.3份
烷基苯酚二硫化物 1.18份
硫黄 0.74份。
所述轿车子午线轮胎的黑胎侧胶,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配比组成:
氯化丁基橡胶 29.7份
三元乙丙橡胶 18.8份
丁苯橡胶 10.6 份
氧化锌 2.7份
硬脂酸 4.8份
炭黑N550 49.2份
石蜡油 11.7份
石蜡 1.47份
烷基苯酚二硫化物 1.25份
硫黄 0.85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轿车子午线轮胎的黑胎侧胶的硬度(邵氏A)为75~78,300%定伸应力为17.6~18.6MPa,拉伸强度为16.8~18MPa,扯断伸长率为337~350%,永久变形为16~21%,弹性为27~30%,阿克隆磨耗为0.049~0.056,在速度120km/h条件下,滚动阻力为54~58N。
综上所述,所述的黑胎侧胶耐磨、耐老化、耐刺扎、抗干湿滑、具有较低的滞后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轿车子午线轮胎的黑胎侧胶,由下述原料按重量份配比组成:
氯化丁基橡胶 22份
三元乙丙橡胶 18份
丁苯橡胶 5份
氧化锌 1份
硬脂酸 1份
炭黑N550 40份
石蜡油 10份
石蜡 1.0份
烷基苯酚二硫化物 1.0份
硫黄 0.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永泰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永泰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207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